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管子》中提到“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同时又提出“万物均,百姓平矣”。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这些看法反映(     
A.当时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B.当时人们解决战乱纷争的思想
C.人们对自然已有了科学的认识D.人们如何处理生产与环境关系
2024-02-01更新 | 25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为19世纪德国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创作于1818年的名画——《旭日下的女人》,这轮生机勃勃的旭日看起来有种超凡、神秘的气质。画家将“光的辐射波”,比喻为“永恒生命之父的画像”。该画作体现的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诗经》三百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基本相符,形式也多是整齐的四言诗,涵盖的地域极广,体系完整且内容丰富。因此有学者推测,《诗经》应当是周王朝通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据此可知,《诗经》(     
A.创作方法受到广泛认同B.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C.体现对区域文化的整合D.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朝鲜古代哲学家奇大升与同时代的李滉进行了长达8年的 “四七之争”,李滉认为,孟子提出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发于形而上之纯理,而《礼记》中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则直接发于形而下之气,并认为气随理发;而奇大升却认为“四端”是“七情”的部分,“四七”同质、皆发于理。由此可见(     
A.奇李发展了孟子的思想B.朝鲜非常欣赏理学
C.理学对朝鲜有较深影响D.朝鲜思想学术混乱
2022-09-26更新 | 66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2年以后,梁启超、马君武、朱执信都曾在他们的文章中介维马克思及其主张;孙中山在1912年也曾认为“麦氏(按即马克思)之资本公有,其学说得社会主义之真髓”;1918年以后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
A.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B.救国道路探索趋于一致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因敬仰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以“拨乱世,反诸正”为己任,提倡穷六经之旨、急当世之务的实学。顾炎武曾说过:“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明道”与“救世”在他看来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的两个步骤。他提出“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两大治学宗旨,把治学和培养道德情操联系起来,认为治学和培养道德情操都是为了经世济民,这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术风气的作用,但他把“当世之务”和“六经之旨”联系在一起,就使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最近数十年以经术而影响于政体,亦远绍炎武之精神也。”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治学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炎武治学思想的进步性。
2022-05-01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理念论最根本的错误在于将一般与个别相分离,即将理念视为可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他又主张,主动理性则是永恒的,还把主动理性学说直接与他的神学相联系。这一思想(     
A.重视理性和道德的重建B.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C.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既关注了人类社会也关注自然界
8 . 如图是创作于1954年的新年画《妈妈教我学绣花,我教妈妈学文化》。在众多“女儿教母亲识字”的官方宣传画中,该画脱颖而出,广受民众喜爱。这主要是因为它
A.顺应了实现妇女解放的进步潮流
B.贯彻了新时期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C.刻画了勇担时代使命的儿童形象
D.纾解了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启蒙思想家对戊戌维新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流产进行思考,认为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由此,他们提出了改造国民性这个任务。此后他们
A.建立了中国共产党B.发动了国民大革命
C.提出扶清灭洋思想D.开展了新文化运动
2022-03-21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做的政治报告,其中指出“现在的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甚至要鼓励资本主义有一个“广大的发展”。这一决定
A.主要是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
B.有利于联合资产阶级早日结束内战
C.适应了当时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要求
D.是对中国社会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