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11 世纪末,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设立了以教习罗马法为主的法律专科学校,即博洛尼亚大学。该校在欧洲广招学生,名噪中古欧洲,直接促成了全欧研究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在当时欧洲复兴主要是由于(     
A.罗马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全面兴起
C.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D.新教爆发了与天主教会的矛盾
2023-02-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2023-01-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06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旉是一位云游于江苏一带自耕自足的道教学者。他严厉批评了当时士大夫耻以农学的行为,指出:“士大夫每以耕桑之事为细民之业,孔门所不学”。他的《农书》“成于绍兴十九年”,他说“是书也,非苟知之,盖尝允蹈之,确乎能其事,乃著其说以示人”。这是我国最早对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传统农业知识与技术总结和概括的农业著作,其中也夹杂着一些道教神秘主义的内容,如“祈祷巫祝”等。

——摘编自贺耀敏《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材料二   宋元农学四大农书之中元有其三。《农桑辑要》是元政府“大司农司”组织人力遍求古今农书编写的。王祯编写的《王祯农书》由“元帝刻行”,综合黄河流域旱地耕作和南方水田耕作的生产实践和技术经验写成,并“屡屡提到南北操作方法的异同”。维吾尔族人鲁明善在任职太平路总管时,编写了《农桑衣食撮要》,该书包含有西北少数民族的一些农事活动情况。

——摘编自杜石然《论元代科学技术和元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旉撰成《农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与陈旉《农书》相比,指出元代农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有利因素。
4 .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士大夫普遍讨论面临的“变局”,关于“变局”的判断,由最初的“数百年未有”,扩展到“千年”“数千年”。这种现象说明(     
A.社会对时局变化达成了广泛共识B.西方思想传入扩展了士大夫的历史视野
C.官僚集团对社会变化的认识加深D.知识分子取得了晚清政治变革的主导权
2022-08-2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几年之内,四百家以上的新期刊出现,文章充满了白话文风格的关于西方社会和中国复兴的内容。从孔子到最受人崇敬的古代传奇人物到包办婚姻和裹足,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戊戌变法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洋务运动的开展
2022-02-24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504年,尼德兰学者伊拉斯谟在《基督精兵手册》中指出:回归《圣经》和正确理解经文是提升基督徒虔诚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点,基督徒首先应该学习希腊人的文学、哲学、雄辩术等古典文化。这一主张
A.促进了新教伦理的传播B.有利于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
C.强调了理性主义的作用D.提升了基督教会的权威地位
7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B.建立政党宣传政治主张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2021-08-31更新 | 306次组卷 | 12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5世纪,意大利学者米朗多拉发表过一篇专门论述“人的尊严”的演说。他承认是上帝创造了人,但是他认为,上帝并没有限制人的自由发展,而是给予人们“自由意志和行动的自由”。这一演说
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观念B.摆脱了神学理论的束缚
C.深受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D.反映了启蒙运动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021-06-13更新 | 16485次组卷 | 129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A.理性主义的产生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开始D.浪漫主义的发展
2021-06-09更新 | 5992次组卷 | 49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