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牛顿关于物理原则合理性的著作说明,理性原则也可以指导人的行为和制度。在这种观念的激励下,17世纪和18世纪,欧美思想家们雄心勃勃地展开了一场寻找统治人类自然法则的运动。下列有关论述与人物匹配正确的是
①世界是一架结构复杂而又不失精巧、严密的机器——牛顿②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洛克③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增加金银收入——亚当·斯密④唯有理性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康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十校”2022届高三3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2 . 国际金融市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金融中心发生了几次大的变迁,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历史中可以透视出“经济决定一切”这一基本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1784-1856,单位:英镑)

总额制成品粮食原材料
1784178620386214486579585
180418065061917292144427446
18141816647417312760232405
183418367026519262068047859
184418468196335442738851033

——王文丰《工业革命时期用过的对外贸易和贸易政策》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在投资、生产、贸易和金融诸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以欧洲尤其是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遭到了破坏,战后重建的世界经济体系在国际货币和金融机制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也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联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原因。

——金卫星《一战后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

材料三   普莱斯利(猫王)的风格拥有大量的听众,他的歌曲在一代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少年中间唤起了共鸣,顷刻间,这一代人打破了国界,消除了民族间的文化隔膜,冲开了长期以来的不同民俗风尚、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宗教信仰之间的禁锢,他们由声音中找到了结合点。这种音乐冲出了舞厅、酒吧走向了社会,将音乐的娱乐性转化为了社会性,将音乐的娱乐性转化为了商业性,更是将音乐的贵族性转化为了大众群体性。这样的变化使得音乐在20世纪的社会和文化中,甚至更远的将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洛秦《20世纪的通俗文化及其社会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使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国际联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音乐形式的名称,结合所学,简述以此音乐为代表,20世纪的文艺作品反映出的时代主题?
2021-11-1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一模(11月)历史试题(选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样的国度,每个人都可以免于恐惧免于压迫,自由地思想自由地信仰,自由参与公共生活,自由选择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启蒙运动以来,最重要的对理想政治的想象。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一个人能免于束缚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状态。自由的反面,是通过暴力,奴役,屈从,恐惧,以及种种有形无形和内在外在的手段限制人的意志和行动。

——整理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二1868年前后是“责任制内阁”的完善时期。在1868年的大选中自由党获得议会多数席位,党的领袖格拉斯通组成自己的多数党内阁,从这个时候起,多数党组阁才真正形成制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责任制内阁”的权力得到急速扩张,主要表现在对议会的控制,有些年份控制议会议案的通过率高达99%,议会被戏称为“内阁专用议事厅”。

——郁晓冬《历史发展的慢镜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家从人类共同属性出发对人类社会有何要求,此外,启蒙运动还使人文精神得到了哪些深刻圆满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的基本特点。
4 .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公正、实行财富再分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社会救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食。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储。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城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19561月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同年6月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指出,农业合作社应该对社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社员,做到保吃、保穿、保医、保教、保葬,这两个文件奠定了五保工作的制度基础,五保制度正式在我国建立起来。

——摘编自郑秉文等《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尊重和鼓励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创造精神,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民主管理的科学发展,整合基层治理资源,不断提升基层理的能力建设,不仅是今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

——陈荣卓、唐鸣《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农村民主管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朝前后社会救济的区别。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西递、宏村的祠堂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做出了怎样的理论探索。
(3)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选择阐述①:指出基层民主制的形式,并分析其影响。选择阐述②:指出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并结合“一带一路”理念的应用来说明中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此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的,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鸣溅,究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其实一般的社会思想大半都是如此。

——瞿秋白《饿乡纪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此次之实验”是何事件,史学界认为该实验失败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并写出哪一事件旨在实现“吾人最后之觉悟”,该事件对民众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瞿秋白的观点,并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是怎样使“社会主义”逐渐清晰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轼认为,“吴生(画圣吴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王维的字)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翩谢笼樊”;“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可知
A.苏轼主张绘画重诗意B.苏轼被奉为文人画鼻祖
C.苏轼排斥绝对的形似D.文人画是中国画的精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主张:“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以下言论与其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礼之于正国家,如权衡之于轻重B.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C.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D.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
8 . 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是中共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

——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主张的革命道路及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为什么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该决议如何体现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2021-05-27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下列关于它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②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③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④批判宗教狂热,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5-27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电影和电视是当今世界年轻的艺术,他们的诞生和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迪生见电影业有利可图,决心不让别的公司染指。他迫使一些竞争者与其联合组成一家新公司,并想以此来控制电影在美国的生产和发行。新公司取名电影专利公司。伊斯曼·柯达曾一度参与了这项计划,拒绝向那些不交纳执照费的制片人出售胶片。爱迪生的企业联合组织,实际上是给美国电影界加上了一个严格的控制,参加的制片商每洗印一英尺的拷贝须缴付半分钱给托拉斯;发行商每年须交纳5000美元的执照费;一个放映商每星期要交付5美元。这些收入给托拉斯每年带来了将近100万美元的利益,而这种贡金的根据不过是因为爱迪生的实验室在1889年至1894年这段期间发明了所费总共也不到2万美元的东西而已。

——改编自必修三

材料二   1940年的《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影片刻画了一个残酷迫害犹太人,企图统治全世界的大独裁者。卓别林通过表演对大独裁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并在片末的演讲中说出了他的心声:“独裁者会死去,他们从人民手里夺去的权利即将归还人民。”《新世纪周刊》曾评价: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

——摘编自盛瑞祥《每天了解一个人——查理·卓别林》

材料三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在巴黎收看的六个电视频道每年总共播放1300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1000部来自美国,美国电影占法国影院票房收入的60%以上。法国人引以自豪的法式大餐受到麦当劳快餐的冲击,巴黎高档时装难以与西部牛仔服为敌,香槟酒让位于可口可乐,古典歌剧和芭蕾更是难以抵御“摇滚”和“霹雳”。

对此,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曾大声疾呼:“我们国家的前途处在危急关头——既然我们热爱这个国家,我们就要保存它的独特性、它的根和它的传统,并把这些世代传下去。”

——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迪生的电影专利公司的性质,并概括该类公司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卓别林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并归纳电影《大独裁者》首映年希特勒“残酷迫害犹太人,企图统治全世界”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国人推动影视艺术兴起的表现,并概括影视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1-05-21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