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40年代开始兴起科学种族主义,根据这种理论,白人被定义为最智慧、最高贵的人种。19世纪60年代,科学种族主义又结合了《物种起源》中“适者生存”,认为白人已经进化到比其他人种更高的状态。“白人有责任把文明带给其他人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学种族主义支持了殖民活动
②科学种族主义的发展是理性走向极端的一个例证
③达尔文进化论掲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④科学种族主义本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欧洲的实力增长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梁廷柑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舍的《赢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B.积极探寻强国御侮的策略
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3 . 读史本为求识,对过程的关注,有助于辨识社会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种族革命”,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在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则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

——摘自魏新柏《孙中山著作选编》

材料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就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相互衔接、演进的三个阶段,共同构建了“中国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其间代表性的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经历了20年代“党中有党”、30年代“国中有国”、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的阶段。

——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1924年“国民党之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所具有的新内容,并简析其积极意义。用一句话指出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思想内涵。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扼要指出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革命步骤、革命动力及发展前景的基本主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近代中国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试从20世纪20年代“党中有党”、30年代“国中有国”、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②“20世纪中国的三次革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试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
2020-04-17更新 | 39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31年,一位年轻学者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者的身份乘座“贝格尔”军舰进行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见如图)。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这次航行
A.所走路线与麦哲伦环球航行一致
B.是以内燃机为驱动进行远洋航行
C.考察成果坚定了学者的研究观点
D.为西方殖民者扩张奠定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说:“从公元前7世纪到前2世纪,希腊人凭借其积极的商贸活动使地中海水域内的各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他们还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道德和哲学思考。正如波斯、中国和印度的古典传统塑造了本地区的文化经历一样,希腊人的传统也对地中海区域、欧洲以及亚洲西南部地区带来了深远影响”。下列各项中,与此相吻合的是
①海洋赋予希腊先民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人文主义源头
③在形而上学理论中寻找真实的存在④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启蒙运动期间,有思想家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解释政府的起源、性质与目的;把政体形式分为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把国家权力分成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2020-04-17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王阳明是要将普遍的道德要求从上往下逐层地分摊下去,使道德的承担者不仅是高层的士大夫和官僚,并且要扩大到乡村、商贾与市民。”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灵明是人的心   ②人是天地的心   ③人人都有良知   ④满街都是圣人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研究史料》记载,“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出版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当时出版的新期刊和报纸多达600多种,除著名的《新青年》之外,《每周评论》《新潮》《国民》《少年中国》《新教育》等都是名噪一时的报刊。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开始形成了国人办报的高潮B.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新思想的发展D.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2020-04-17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说:“元之有赵吴兴,亦犹晋之右军、唐之鲁公(颜真卿),皆所谓主盟坛者。然右军能集汉魏之成,鲁公应掩南北之长,吴兴虽云出入晋唐,兼有其妙,……。此承宋季书法无纪之后,因当屹然为正宗”。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与作者评述无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0-04-17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10 . 针对“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有思想家说:“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此观点表明该思想家
A.轻视其竞争对手的信条B.主张结束学术混乱的局面
C.倡导各家思想取长补短D.追求知书达礼的学习目标
2020-04-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