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铄古今的科学巨人”。下列选项中,与“他”科学成就有关的是
①完成对自然认识的理论综合 ②制造了世界上首架天文望远镜
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较快发展 ④成为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04-2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暨阳联谊校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纸张未出现之前,文书、信件一般都写在竹简上。为了防止简牍在传递过程中被人私启窃看,遂将竹简捆好后用泥封在结绳处,并在泥上加盖印章。这块打上印章的泥团,就是封泥,亦称“泥封”,被人形象地称为是“简牍之锁”。泥的表面,有深深的印章钤痕,常见的是官玺、官印。结合下图,下列有关“封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考证古文字,有裨六书”B.“考见古代官制以补史乘之佚”
C.“刻画精善,考见古艺术”D.“须凭泥封以考见古代之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雅颂之音。”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孔子以“仁"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
B.叙述经典《五经》之一《礼记》的由来
C.所编作品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D.孔子编书主要目的是要维护普通民众利益
2021-02-25更新 | 228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4 . 科技与人文是人类文明的两大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支撑。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探讨,是长期以来的重要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认为,没有同人文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科学或知识的每一个分支一旦形成既都是自然的同时也是人的。在科技与人文的有机互动中,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人类文明不断发展。

——刘冠君《科技创新的人文精神要义》

材料二   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材料三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资本主义人文精神如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工业发展带来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浪漫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怎样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归纳爱因斯坦观点,并结合爱因斯坦在二战后的表现,进行具体阐释。
2020-06-2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这一代中国人是从地理学开始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的。地理学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匡时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些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摑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地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直至1906年,留学日本的学生数量达到13000人。留日的学生不仅把大量的和西方译著介绍到了中国,而且在一些关键的学科方面也借用了日语的一些术语,如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晚清的新教育体制和大多数教材都是模仿日本而设置的。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而来自英国的减少到10.7%,美国的占6.1%。在573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5%,哲学占6.5%,文学占4.8%。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鸦片战争前后有关地理学的著作两部。并简要指出这些著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0-06-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乔泊·桑对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我总觉得有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应当的来描绘它。”据此判断乔泊·桑属于
A.理性主义者B.浪漫主义者C.现实主义者D.印象主义者
2020-06-27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7 . 历史学家彼得盖伊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相对来说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下列符合这一中心主题的是
①《维纳斯的诞生》   ②《最后的审判》   ③《自由引导人民》   ④洗礼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6-2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8 . 2020年2月20日05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卫星C星、D星、E星、F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下列关于新中国卫星发射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被送人预定轨道
②1986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③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
④从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0-06-27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文字是对古代某一书法作品的描述:“如‘风趋电疾',如‘兔起的落’,纵横挥斫、锋芒毕露的线条,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B.
C.D.
2020-06-27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古代中国某一思想家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该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陆九渊D.王守仁
2020-06-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