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一位文学大师曾这样形容自己的作品:“法国社会将会是一个历史学家,我只做它的秘书。通过编制善恶行为的清单,搜集各种事实,描绘各种人物性格,选择社会中的主要事件,用许多同类人物性格特征的组合来塑造典型人物,我也许最终能写成许多历史家们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的历史。”据此推断,该时期的“法国社会”
A.启蒙运动扩展,呈现理性之光
B.工业革命深入,社会迭代变迁
C.文学流派纷呈,创作手段多样
D.“科”“技”结合,认知飞跃
2021-05-21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2 .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评价某位诗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
A.赞颂人的伟大,解放人性于宗教束缚
B.揭露教会的贪腐,主张“因信称义”
C.歌颂人性的美好,成为浪漫主义之父
D.倡导“自然权利”,引发法国大革命
2021-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3 . 1997年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关键年份,下列发生于1997年的重大事件是
A.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行动指南之
B.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C.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21-05-21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上海是五四新文化时期(一般认为是1915-1923年)的重要阵地,下列各项中发生在这一时期上海的有
①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
②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创办新民学会
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召开中共“二大”,制定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05-21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5 . 科学,一方面是一种纯粹的求知,另一方面又与社会不可分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精神的最基本因素。希腊人把自然作为一个独立于人的东西加以整体地看待,而许多古老的民族则缺乏一个独立的自然界概念,或者被认为与人事密切相关…自然界表面无序而多样的现象背后存在着普遍、统一而稳定的秩序和规律,而他们发展了复杂精致的数学工具,以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曾经写过一首赞美牛顿的诗:“自然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里。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牛顿却说:“我之所以能够看得远一些,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哲人受牛顿影响,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三 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已利用机械的力量横过海洋,并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个角落互通信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

——爱因斯坦1938年《给后代的信》


(1)请从材料一中归纳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内涵,写出希腊先哲研究和教学自然哲学的重要“学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力学为例概述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研究并纳其思想方法,说明牛顿的科学成就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的总结,并以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例加以说明。
2021-05-18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6 .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包容力以及生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淳煕二年(1175年),昌祖谦为了调和朱熹与陆九渊兄弟的在治学方法上的分歧,使之“会归于一”,特邀朱熹与陆九渊兄弟等到江西信州鹅湖寺相会,讨论学术问题,史称“鹅湖之会”。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空疏,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朱、陆多次展开思想交锋、学术论辨而终未能“会归于一”,但这使整个理学思潮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展露出生命活力。

——根据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整理

材料二   (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本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即舆夫仆隶奔劳终日,夜则归市酒,夫妇团醉而后已,明日又别为计。“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赴观焉。…淮南盐商,既穷极奢欲,亦趋时尚,思自附于风雅。”

——摘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等

材料三   明清年间,古代中国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仍在原有轨道上奔驰。胸怀天下,讲究浩然之气的精英文化传承着先王之道夯实着民族根基。品味多样,寄情理于形式的大众文化刻画着世间百态丰富着历史记忆。

附:《十五贯》重新编演前后的变化

时间观众群体思想内涵表达方式
清代士大夫阶级专制迷信思想深奥
重新编演(1956年)后普通大众实事求是通俗

——根据余英时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遗产》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朱陆”各自对对方治学方法的攻讦指出“鹅湖之会”中双方学说的分歧,概述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写出昆曲极盛的起讫时间。昆曲兴于苏湖,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后期苏湖一带民众社会生活的面貌,以此展现昆曲兴起发展的时代。
(3)材料三提供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视角,请选择其一进行阐释:①精英文化,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予以说明;②大众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昆曲能够焕发新生的原因。
2021-05-18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论及19世纪的物理学,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说:“物理学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着。”这令人不安的乌云,一朵是以太漂移实验的否定结果,另一朵是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下列表述中,属于“驱走第一朵乌云的太阳”的是
①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首次理论大综合
②指导人们向物质运动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③时间和空间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④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5-17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苏格拉底是第一位把哲学从神秘中召唤出来的人,虽然在他之前的所有哲学家都在从事哲学,但只有他才把哲学引向日常生活的主题,以便探索德性与恶行,以及普遍的善与恶,并使我们认识到,天上的东西,无论是我们的知识遥不可及的还是别的什么,纵然完全为我们所知,也与善的生活毫无关系。材料旨在说明苏格拉底
A.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B.强调正义和德行都是智慧
C.认为理性应用来指导生活D.主张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2021-05-17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种趋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理想主义者心里有一个终极的理想世界,又有一个先验的道德本原,他们寄希望于“教育”、“文化”和“思想”也依然相信仪式与象征可以规范和制约人类。现实主义者围绕着实际社会的现实问题展开思索,为了“富裕”、“繁庶”、“安定”。为了消除忧患,那种理想中的形式主义的繁文褥节可以取消。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礼乐制度”;“无为而治”
B.“天行有常”;“奖励耕战”
C.“逍遥自得”;“非乐节用”
D.“克己复礼”;“兼爱非攻”
2021-05-17更新 | 384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世界文明史角度来看,本土文明对异质文明的吸收,一般都容易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调和和折中的模式。要淡化中华文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疏离感、距离感,从而被大量吸收,不经过这一模式的调和和折中是很难融会的。“这一模式”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体西用
C.君主立宪D.民主共和
2021-05-17更新 | 349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