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7年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期间,举办社学,要求有关人员“务遵本院原定教条尽心训导,视童蒙如己子,以启迪为家事,不但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劳于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务使礼让日新,风俗日美,庶不负有司作兴之意,与士民趋向之心”。

—《王守仁全集》

材料二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该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以药治之,务采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事之本源

——梁启超《新民丛报宗旨》

(1)归纳社学的职责。

(2)指出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目的及其积极意义。

(3)王守仁办学与梁启超办报在宣传内容上有何不同?解释其原因。

(4)从王守仁办学与梁启超办报的历史活动中,受到哪些启发?

2 .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了解中国,必须观察它的传统与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渐变之中国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出现的“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并分析这一时期“明显的转变”未能促成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角度二 亟变之中国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亟变”的因素。材料中所谓的“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是指什么运动?作者为何推崇“政治改制运动”而反对“暴力反洋运动”?     
角度三 巨变之中国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一。
——摘编自[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3)据材料,指出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巨变是在什么基本前提下发生的,并说明邓小平“务实主义”的突出表现。
(4)上述材料对当今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 ……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材料二】 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观点?为防止此结果出现,他提出何种思想?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4 . 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 “新的精神……世界”中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
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2010-08-31更新 | 10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0---2011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

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

——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121日、3日)

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

——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1222日)

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

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

——(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11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
2022-06-22更新 | 5334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明中叶以后,在学术界、思想界出现了一些具有叛逆传统精神的思想家,他们重视工商业活动,力图把一向为人所轻视的商贾、优伶等,渐从儒家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个性解放,树立新的道德观。在此影响下,明清两代工商业者的社会自觉正在不断增长。许多商人以及商人世家的人,都为商人地位的提高而大加疾呼,甚至把为商之道与封建伦理道德、天道相提并论。然而,明清商人观念的变化,是从传统的伦理道德中脱胎而来。他们固然敢于大胆反抗传统对于工商的轻视,却又往往从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去寻找反抗的依据,而缺乏决裂的勇气。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

材料二   一系列均衡性显示出,迟至1750年,欧亚大陆的许多地区在农业、商业和原始工业(即为市场而不是为家庭使用的手工业)的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吃惊的相似之处。在我们能够对其进行的计量范围内,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在经济因素中占关键地位的劳动生产率、重要商品市场及生产要素市场的广度及自由度等,看起来都大致相同。欧洲的核心地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显然主要是东亚,但或许还有其他地方)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

——【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代工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特点,并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指出1750年之前欧亚大陆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似之处。18世纪末,欧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经济命运出现了“大分流”,试从欧洲方面分析其原因。
2022-08-04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圣母玛利亚作为基督教《圣经》故事中耶稣的母亲,在基督教的文化中具有重要含义,其象征着圣洁、怜悯与正义,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基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料时期作品特点
公元4世纪以来,大量的圣母形象出现在宗教艺术作品特别是宗教绘画作品中!如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镶嵌画《圣母子》圣母形象属于呆板的宗教形象,表情冷漠超然,流露着悲伤的情愫,表现痛苦、悲泣的风格,其头部有圣光,以此表达神性
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形象被大量描绘,出现大量相关绘画及雕塑作品,如马萨乔的作品《圣母加冕》与《三位一体》,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等画家在民俗生活中寻找素材,圣母逐渐开始转变为凡人妇女的形象,拥有凡人妇女的温柔与亲和。艺术家们也试图营造温馨的画面,使得神的形象更加接近凡人并拥有凡人的情感,这一时期的圣母形象被称为“谦卑圣母”
20世纪初,法国神父雷孟诺接掌中国河北省清苑县东闾村天主教堂,他请一位法国油画家创作了第一幅中华圣母像该圣母像设计原则如下:第一,要着中国皇后服装,使中外人士一见,即认可有中国皇后的华贵气派;第二,要有圣母玛利亚的慈善面貌,且头戴皇冠,以表示玛利亚为天地之元后;第三,圣母要抱耶稣,而仍保持中国之端庄严肃的风格,以表示天主之母的崇高地位
(1)根据材料,概括圣母形象变化的特点。
(2)以“圣母形象”为探究主题,对上述三则史料进行辨析。
2022-05-02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所示是陈独秀关于青年的论述。

论述

出处

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
(1915年9月15日)

外览列强之大势,内鉴国势之要求,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今日之教育方针》
(1915年10月11日)

倘自认为二十世纪之新青年……青年之精神界欲求此除旧布新之大革命;第一当明人生归宿问题……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第二当明人生幸福问题

《新青年》
(1916年9月1日)

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视所需乎为国献身之烈士,其量尤广,其势尤迫。故我之爱国主义,不在为国捐躯,而在笃行自好之上,为国家惜名誉,为国家弭乱源,为国家增实力

《我之爱国主义》
(1916年10月1日)

根据材料中任一或全部信息,概括陈独秀设想的青年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述青年形象具体可感,说明思路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2-04-25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封闭管理四月份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文化在传承与碰撞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病,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引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材料二当决定守旧或革新的国是。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譬如既然想改用立宪共和制度,就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什么大权政治、天神、圣王,都应该抛弃……若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像那和科学相反的鬼神、灵魂、炼丹、符咒等,都是一派妖言胡说,万万不足相信的。

——摘编自《<独秀文存>选》

材料三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

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引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守仁“良知”学说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他在理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陈独秀对“决定国是”问题的主要观点。从社会道德角度阐述激进民主主义者的重要主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写出建国初期党在“文化事业”上的重要方针,并分析其提出背景。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政府在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的思考与实践。②指出20世纪8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中遵循的战略方针。简述这一时期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概括广大科技工作者“精神气质”的深刻含义。
10 . 明代小说空前繁荣,小说中的“异国印象”也蔚然可观,极富时代特征。
书名异国举隅故事情节细节

——摘编

《西游记·比丘国救子》比丘国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比丘国救助群童的故事(比丘国国王听信国师谗言)用1111个小孩的心肝做药引……谁家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都怕国王,连哭都不敢哭了。
《拍案惊奇·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吉零国、波斯文若虚国内经商破产后出海贸易,异国奇遇,一夜暴富(吉零国捡到龟壳)每肋中间节内有大珠一颗,乃无价宝也!
《喻世明言·杨八老越国奇逢》日本国杨八老因倭患遭遇离乱,在日本生活十多年后与亲人团聚人人胆丧,尽愁海寇恁猖狂……劫火遍村落,血流成污池。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渤海国李白天纵奇才,纸笔之功吓退渤海使臣(李白)尔海外小邦,高丽附国,比之中国,不过一郡……渤海使臣面如土色,愿年年进贡。

依据材料概括明代小说中的“异国印象”,并指出其所影射的社会现实。如何认识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
2021-03-28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