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1648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与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起草,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认为政治和外交事务应由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服从想象中的帝国、教皇,或是任何其他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条约的签订
①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②推动欧洲国家宗教统一局面的形成
③说明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
④使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1523年,路德指出“教会绝不能插手世俗政权”,但在必要时,世俗政权可以“净化和改造教会”,世俗统治者甚至可以被认作“对教会外部事务具有权威的主教”。他提出这一观点
A.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B.阐释了主权在民的主张
C.推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3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列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论述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②明确提出我国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③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改革的新阶段④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2022-01-12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B.知识分子逐渐关注劳工问题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工人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三位史学家对汉武帝的评价,根据内容可知(  )
班固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知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俭恭以济斯民。
司马贞疲耗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司马光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以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A.三位史学家的评价可以相互印证B.对汉武帝的评价都有悖历史事实
C.史家视角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D.汉武帝的统治政策饱受后人批评
7 . 1816年全球性的低温袭击了欧洲等地方,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出现“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同时自然的阴强还影响到绘画的风格和文学的基调。这说明
A.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B.自然界的重要变化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决定力量
C.自然界的重大变化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
D.受气候因素影响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2021-03-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其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的作品B.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C.具有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D.体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
2021-03-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其中“重大进展”表现在
A.宋明理学统治地位丧失B.彻底否定传统儒学地位
C.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动摇了假学的正统地位
2021-03-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代“三言”、“二拍”中有关商贾的小说作品非常多。清代以后,商人小说比比皆是,就连《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商”出身。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①“工商皆本”成为主流思想   ②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③人们已不再以商贾活动为耻   ④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1-03-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