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青年杂志》第1卷宣告“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4年之后《新青年》第7卷则宣告“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影响此变化的重大事件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军阀割据的形成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021-01-24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朝宰相上奏说:“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晦庵(即朱熹)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此朝代应为
A.唐朝B.北宋C.元朝D.清朝
2021-01-2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0年5月1日,在北京、上海等十余座城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领导群众进行了庆祝五一劳动节的集会和演讲,并散发传单,打出了“劳工神圣”“资本家的末日”等标语,《新青年》杂志出版“劳动节纪念号”,介绍五一节由来和欧美工人阶级的斗争。这反映了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中国先进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
C.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心工作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6年,康有为撰写《法国大革命记》等文,称:“孔子早明太平世之法,而必先以据乱世、升平世乃能致之,苟未至其时,实难躐等(逾越等级)”,主张“由专制而立宪而共和”。这表明康有为
①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②借助儒学宣传自身学说
③承认历史是进化的且有阶段性   ④与孙中山的政治目标完全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1949-1978年的部分建设成果。由此可以概括出该阶段成就的特点是
A.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B.基础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列
C.自力更生,实现了工业化D.国防高科技跃居世界首位
6 .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林则徐解释为“器不良”“技不熟”。当代史学家陈旭麓则认为是“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此不同认识解读准确的是
A.二者阶级立场相同,但观察角度不同所造成
B.林则徐作为鸦片战争的亲历者,认识更准确
C.林则徐的观点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的认知水平
D.史家与事件无利害关系,结论不带主观因素
7 .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国王的贤和不肖是国家盛衰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它的制度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反对君主制度,推崇民主共和B.欣赏罗马民主,主张三权分立
C.借鉴罗马经验,主张权力制衡D.崇尚人民力量,分析国家兴衰
8 . 关于18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表述正确的是
①拜伦的《唐璜》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讽刺社会积弊
②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
③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戏剧的开山之作
④默片时代的杰出代表卓别林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1-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据此可知,他们的共性是
A.追求自由民主,崇尚法治B.崇拜功利,强调道德教化
C.抨击天主宗教,反对神权D.尊重人性,关注人类自身
10 . 路易十四时代(1638-1715)的法国盛行巴洛克艺术风格,以凡尔赛宫最为典型。18世纪初,洛可可风格作为反对路易十四时期凡尔赛繁冗浮华风气的新风格出现,贵族和富有的资产阶级希望以明朗、亲切的风格装饰巴黎。与上述艺术风格的转变相关的是
A.文艺复兴冲击封建文化B.法国社会反抗专制统治
C.浪漫主义批判政治黑暗D.法国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2021-01-2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