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61年和1962年,中央先后批转了西北地区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的报告,在民族教育经费上继续给予照顾,加大对民族边疆地区教师的支持力度,招生优惠政策进一步具体化。这些举措(     
A.为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B.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C.加快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D.使各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发展一致
2023-01-13更新 | 246次组卷 | 5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面临严重的困境。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据此可知,"南方谈话"(     
A.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B.印证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C.标志邓小平理论完整体系最终形成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2023-01-06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2022-12-15更新 | 134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元朝(     
A.多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B.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戏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D.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2022-11-16更新 | 22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第二单元综合训练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02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讲话中说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胡锦涛同志在这一讲话中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     
A.要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B.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D.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22-11-15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允九”乘法表在先秦典籍如《管子》《荀子》与《战国策》中偶有提及,更多的记载频见于两汉文献。下图为湘西里耶出土的载有乘法口诀的秦简。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图 湘西里耶秦简“乘法口诀”表(残片局部)
A.数学成就已经领先世界B.社会经济活动有所发展
C.中国数学形成完整体系D.文化繁荣推动社会进步
2022-11-03更新 | 667次组卷 | 8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前期的周敦颐指出“无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形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并且指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周敦颐被视为宋明理学的开端,是因为他(     
A.最先认识到宇宙的本原B.使儒学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
C.将阴阳五行融入到儒学D.提出“格物致知”的认知方法
2022-11-01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
8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93次组卷 | 2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7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徽商作为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商帮之一,其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百折不挠的“徽骆驼”精神,以及“贾而好儒”的特质,热心公益的风范,是广为大众所熟知的。然而在明清小说中,文人们塑造的徽商形象,却摆脱了财富和权势带来的光芒,尽显吝啬之志、贪财之形。这一反差表明(     
A.明清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B.明清时期徽商逐渐没落
C.徽商积极践行儒家义利观D.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10 . 中国某参观团在大英博物馆中的这幅宣传画前驻足,有人认为16世纪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家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用印刷领域的“革命”换来了宗教领域“革命”的胜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文化共享助推欧洲社会进步B.印刷革命是宗教改革的必要条件
C.百年后路德才得到教会认同D.科技革命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
2022-10-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42文化的传承与保护C卷-选必3-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