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你认为导致由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
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
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2020-03-08更新 | 72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新教材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四单元检测卷
2 .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曾亲至刑场,观察人体脏器,发现古书所绘与实际不符之处,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他还在医学实践基础上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新说。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医学的经验性特征B.西学东渐影响医学发展
C.中医医学的近代化趋向D.经世致用成为时代精神
2020-12-20更新 | 59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高中历史统编版选必2同步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图片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图 第一步
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2020-07-09更新 | 5096次组卷 | 3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基础过关)
4 . 北大教授周先慎先生,在其著作《明清小说》里写道: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作者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B.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C.明清小说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世俗化D.明清小说重塑了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A.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B.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轴》,画的下部位置上有一处平缓的斜坡,有松树、樟树、柏树、槐树、楠树、榆树六种不同的树木屹然挺立,画面远方隐约可见一座山。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表现出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的气派
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
C.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D.表达了文人以画山水寄托对国家分裂动荡之痛
7 . 阅读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下乡,文革结束恢复高考
B.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下乡,改革开放恢复高考
C.建国初期,知识青年下乡,改革开放恢复高考
D.建国初期,知识青年下乡,文革结束恢复高考
2020-03-05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8 .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2019-05-22更新 | 214次组卷 | 57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
9 . 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所示。这表明汉代
A.外儒内法得到推行
B.儒家学说影响广泛
C.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的官方化
2019-05-10更新 | 51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A卷基础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任伯年(1840年-1896年),清末上海著名海派画家,曾在教堂所办图画馆学习素描、水彩。《藤竹水仙图》(如图)为其代表作,这幅画既有传统写意花卉的韵味,又结合色相、色调和明暗度的微妙关系,表现出花枝的阴阳向背的空间感,而且设色典雅绚丽。这表明当时
A.绘画题材以花鸟为主B.传统文人的审美需要
C.中西艺术技法的融合D.美术出现全新的类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