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严复认为:“有一道于此。是以愈愚矣,且由是而疗贫起弱焉,虽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等而上焉者无论已。何则?神州之陆沉诚可哀,而四万万之沦胥甚可痛也。”这一思想观念(     
A.冲破了华夷观念的藩篱B.洞察中国落后的历史根源
C.表达了改良政体的诉求D.饱含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感
2 . 16世纪初,米开朗琪罗在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系列壁画《上帝创世》《创造夏娃》《创造亚当》中,把上帝描绘成一位身着白袍、长着白色长发和长髯的睿智老者形象。这体现了(     
A.人文主义的影响B.神学束缚的摆脱
C.理性主义的流行D.宗教改革的兴起
2022-08-14更新 | 613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3 . 南宋时期,朱熹积极兴建书院,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为忠为孝也”。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     
A.书院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B.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
C.商品经济推动书院的兴盛D.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
4 . 汉初,“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汉初儒士叔孙通主张“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他建议“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在其制定的汉家-代之制下,朝中“无敢欢哗失礼者”。这一现象表明汉初(     
A.新儒学的地位得到了提升B.黄老之学主导地位的动摇
C.儒学背离了先秦礼乐教化观D.儒学呈现实用理性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中的文学艺术形象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明清小说中的“离经叛道”者
人物形象出处
孙悟空不服天庭的统治,无视神佛尊严,大闹天宫《西游记》
哪吒不听父命,闹海斗父《封神演义》
花妖、狐魅等抛开一切清规戒律,大胆追求理想的爱情《聊斋志异》
杜少卿反对八股科举,拒绝入仕《儒林外史》
贾宝玉和林黛玉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真挚的爱情《红楼梦》
A.文学创作脱离现实B.文学作品开始世俗化
C.封建社会暗含危机D.文化政策趋于自由化
6 . 据如表可知三次思想论战(     
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论战简况
论战名称论战内容
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以忠信为甲宵,礼义为干檐(盾牌)”抵御外侮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展开论战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基本上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论战
A.双方在本质上并不对立B.实现了论战双方共赢
C.客观上推动近代化进程D.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邓小平从1979年到1987年花了八年时间思考与探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逐步调整,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修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并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由“本世纪末”推到了“下个世纪中叶”。这些调整反映出邓小平(     
A.有意减缓中国社会发展速度B.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认清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差距D.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7-18世纪的英文、法文、德文中,都有关于“启蒙”“光明”“黑暗的中世纪”“用光明驱散漫长的黑夜”宗教就是“愚民堡垒”“反对权威”“反对专制君主”“民主”“平等”等说法与理念这表明(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B.革命主张获得认同
C.人文主义得到发展D.人们诉求趋向统一
2022-07-23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9 . 以下科技成就(     
时间主要成就影响
1964年6月我国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导弹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打破了超级大国核武器垄断
1966年10月我国安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开始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说明我国科技已经领先世界B.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突破
C.反映了经济对科技的影响力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直接指导
2022-07-23更新 | 744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观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当代学者发现欧盟中如希腊、意大利这类传统天主教国家财政都困难,德国、荷兰这类新(基督)教国家则收支良好。以下主张与该现象直接相关的是新教强调(     
A.民主教会、因信称义B.教随国定、民族教会
C.裁判异端、没收财产D.廉俭教会、先定选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