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在“民权”方面的体现是
A.“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C.“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D.“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45次组卷 | 98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D.墨子的“尚同”思想
5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D.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020-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55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辉煌灿烂,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B       《伤寒杂病论》奠定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C《授时历》我国最早成书的天文学著作
D《农书》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A.AB.BC.CD.D
2020-08-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评价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称明文化“消极的方面是有,空疏,之弊。而清代文化则一反明代的学风走向实学”。这反映明清之际思想界
A.重新梳理理学B.沉迷训诂之学C.倡导经世致用D.强调中西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认为:“宋代作为城市社会主体的市民阶层表现出旺盛的生活热情和欲望,创造出带有明显商品化色彩的都市文化生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贵族门阀势力的消失②词成为文学主流形式
③京剧等剧种为民众喜闻乐见④《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涌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8-21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博士”这一名称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注: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到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上述材料反映了
A.百家争鸣局面在汉代再现B.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
C.习儒学是入仕的唯一途径D.儒学黄老之学融合发展
2020-08-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10 . 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存天理,灭入欲”,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   ②朱熹   ③王守仁   ④李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