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2024·四川·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生向苏格拉底表示在公民大会上讲话有些胆怯,苏格拉底教训他道:“在最有智慧的人面前你没有感到惭愧,在最强有力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感到害怕,而在最愚昧无知、最微不足道的人面前你倒害羞得说不出话来了!”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强调公民权利平等B.主张公民言论自由
C.对民主政治的反思D.赞赏雅典直接民主
2024-05-29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孔子主张“器不雕伪”,在商业行为中要“审法度”;孟子反对商人“以左右望而罔市利”;荀子提出“质律禁止而不偏,如是,则商贾莫不敦态(诚实)而无诈矣”。据此可知,先秦儒家(     
A.主张实现商业经营的法律化B.倡导实现商品经济发展自由化
C.重视商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化D.积极推动政府经济行为市场化
2024-04-1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1921年2月11日),《新青年》第9卷第4号“……窃以为马克思主义的骨髓在综合革命说与进化说。专恃革命说则必流为感情的革命主义,专恃进化说则必流为经济的或地域的投机派主义。马克思主义所以立于不败之地者,全在综合此两点耳”。最符合此观点的是(     
A.中体西用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新民主主义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干脆把 Democracy一词译作平民主义,而放弃了以前常用的“民主主义”“民权主义”等译法,“平民”一词充斥报刊,成为极时髦的用语。这反映了他们(     
A.对民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B.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C.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D.力图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指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原理,以为智育之原本”。据此可知,梁启超旨在(     
A.批判传统文化B.推行维新变法
C.发起民主革命D.推动思想启蒙
7 . 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以及1584年斯洛文尼亚语《圣经》也相继出版。这说明宗教改革(       
A.促进了民众精神的自由B.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形成
C.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D.利于增强民族国家观念
2023-07-16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作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这就昭示世人,人类文化已开始走出了中世纪。”该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是(     
A.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性解放B.抨击天主教会,追求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D.反对迷信愚昧,崇尚理性科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弘扬民主与科学(     
A.切合了解决时弊的要求B.适应了文学革命的需要
C.推动社会变革持久发展D.缓和了中西文化的矛盾
22-23高二下·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青年》自1915年9月创刊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新青年》刊发了大量译文,译文类别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前后期最显著的变化是文艺类占比显著下降,而政治类所占比重从最初的不足20%上升至80%以上。这种变化反映出《新青年》(       
A.注重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B.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学习D.深受国内外政局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