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综观孙中山和毛泽东的一生,如果将他们的言行加以比照,确实可以看出他们民主思想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民主的不同理解。简言之,孙中山是“让民做主”,毛泽东是“为民做主”。

——摘编自《孙中山与毛泽东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如图1992—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整理自中国网

材料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

——《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100周年诞辰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200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孙中山和毛泽东在政治建设上是如何实践民主思想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理论和体制基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目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在探索革命和建设中遵循的主要原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写下了《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

——《史记》卷九十七

材料二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明)李贽《续焚书》

材料三   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周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儒学为什么会受到重视?
(2)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一、二、四,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2019-04-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3 . 近代西方思想的发展以教会权威的下降和人文主义精神的扩展为主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场关于“人”的辩论:教会VS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是西欧由中世纪向近代文明过渡时期,关于“人”的认识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观点,对一些问题的辩论体现了新旧交替时代思想变化的轨迹。

天主教会认为,人类从亚当开始失去了自由意志,再也不能做出任何取悦于上帝的事情,人活在世上的唯一的价值就是赎罪。人应当一切以神为中心。世人应该抛弃尘世的财产,积累财产是罪恶的,财产越多离上帝越远,只有守贫禁欲才能接近上帝。人类应该绝对信仰上帝以获得幸福。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肯定自我价值,应当积极创造丰功伟业,追求现世幸福来体现价值。财富是一种体现人尊严的巨大力量。相信上帝,基督教会在统一了人性和神性的时候将是理想教会。

——摘编自何成刚等《世界古代近代史历史课标与史料研习》

材料二   伏尔泰1694年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因写作讽刺时政的文章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1726年流亡英国,期间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发表《哲学通信》等著作,作品中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就,抨击天主教会和新教的宗教迫害,专制政府草管人命等罪行。其作品经常在巴黎沙龙上诵读。1778年与世长辞。

卢梭1712出生于钟表匠家庭,家境贫寒。16岁开始四处漂泊,到巴黎后以《论科学与艺术》-文-举成名,受到巴黎沙龙追捧。在《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出版之后,受到法国当局的通缉。在乡间隐居多年,之后流亡到瑞士、普.鲁士、英国,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著作。1778 年去世。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期间先贤祠建立,作为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伏尔泰和卢梭的遗体都安葬于此。卢梭的学说传播到中国后,受到严复等知识分子的关注,并从中汲取救国的理论武器。


(1)关于“人”的辩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话题。请归纳材料一所涉及的辩论论点及论据,完成下表。
论据辩论论点天主教会人文主义者


(2)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与卢梭两人经历的共同之处,并指出这些共同经历反映了大革命前法国怎样的社会状况。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启蒙思想的历史影响。
2021-11-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万历47年,王夫之生于衡州府,父王朝聘饱学鸿儒,毕生研究《春秋》晚年授夫之。崇祯11年,夫之到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吴教以湖湘学统中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湖湘家学、朱张之道,夫之成为湖湘文化集大成者。顺治3年,举兵抗清失败后,夫之在石船山下著书立说与清廷作道德抵抗、拒不出仕。其经世致用哲学观,开创了理学与经世致用结合的务实学风,是湖湘文化的一大转折点。他一生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期,对传统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船山学说得到大湖之南士人高度尊崇,成为显学和湖湘文化重要底色,对近代湖南产生了深刻影响。1985年,美国评出世界八大哲学家,其中四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德谟克利特、王夫之、费尔巴哈、马克思,其学术遗产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

——摘编自《纪念王船山—船山学说是重要的湖湘文化底色》


(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理学的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夫之的船山学说与宋明理学的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强侵华,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探索国家的出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1900年列强侵华战争及中国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侵华战争

中英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白银4.5亿两

开埠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其他条款

协定关税

开设工厂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材料二   孙中山思想认识的变化

时间

思想主张

出处

1894年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经国之大本也。(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903年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1922年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孙中山谈话录

材料三   作为中国电影重要流派,献礼片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讴歌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影片









剧情简介

该片演绎了1911年至1921年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

该片讲述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该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该片演绎了“开国大典、香港回归、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等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列强侵华呈现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思想主张的变化,谈谈你对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有何认识。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三中选取一部影片,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事件或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影片名及历史事件或现象,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概述和评价简明扼要。)
2020-06-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论,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唐海英《弘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如何“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并领导了哪些革命斗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道路”的实践成果。并说说你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含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觉得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孔夫子,对于他的国家的上古时代所作的见证。因为孔夫子决不愿意说谎,他根本不做先知,他从来不说他有什么灵感,他也决不宣扬一种新宗教,他更不借助于什么威望,他根本不奉承他那时代的当朝皇帝,甚至都不谈论他。再说一遍,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忽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摘编自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弊端而诞生于西方社会中的理论,对于历经数千年之久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哲学,在20世纪初传进中国以后,能够席卷中国大地,成为主流思想意识形态,除了理论本身强大的生命力以外,还因为它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相通性、相融性,这也是其作为外来的哲学而能迅速的被中国民众所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魏丕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和中国国情及儒家思想交融的历程》

材料三     钱穆先生说过“今天的世界,交通方便,全世界如一国。我认为儒家对今天以后的中国,仍当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世界文化亦自有其应有之影响。”两千多年来,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不断被深化和提升,儒家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也是联结世界人民命运的文化纽带,可以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滋养和文化支撑。

——摘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主要观点,他是如何借助儒家思想支撑这些观点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能被中国民众所接受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文化如何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滋养和文化支撑?
8 . .科学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备……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规律和法,在包括法文在内的主要西方语言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词)。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牛顿的物理学成就及对法国思想界的影响。

材料二: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2)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建国5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材料四:2010年1月17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4)结合材料4归纳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2019-06-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度“十校联盟”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文科)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请回答同盟会纲领及孙中山对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做了怎样的概括?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可以从性质、意义、教训等角度作答)
2019-03-13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


材料二   20178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6月,中国网民规模这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同时有许多学生通过手机上网谈梦想、话未来,融矛盾、叙友谊,但还有些同学上网发牢骚、转假帖,极个别同学甚至荒废学业,沉迷于《王者荣耀》等虚拟世界之中。
(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