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邦的儿子和孙子继承了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俭朴和仁慈作风。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时,他开始加强政府管制力度,对贸易和商人实行强制性政府管理,确立新税制,对盐、铁及粮食供应推行新的国家管制办法。最后这项措施后来叫做“和籴法”,即由政府在丰收年或在粮食富裕地区以低限价收购粮食,以避免歉收年出现饥荒。

整顿好帝国内部秩序,增加了政府岁入并提高了国力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开始实行野心勃勃的新征服计划。矛头首先指向位于东南部的福建和广东地区。那个时代北方的主要游牧民族是匈奴,汉朝将领曾抱怨说,匈奴“骑快马飞驰,他们胸中跳动着野兽的心”。但汉武帝还是在一系列战役中打败了他们,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将他们赶出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然后在那些地区及沿丝绸之路安置中国驻军。

——摘编自【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国家主流意识发生的变化及加强经济“管制”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新征服”行动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艺复兴提出了新的人神关系,强调个人的可完善性:“上帝造人的目的是要使这个世界得到完善。”宗教活动以“信”为基础,如果它成了神职人员谋取利益的手段,干涉了个人的信仰,宗教的体系也就出现了问题。罗马教廷原本属于罗马帝国,后成为全欧洲的精神领袖,凌驾于皇权之上。随着英、法等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教皇将原本由整个西欧承担的经济重负全部转移到分裂的德国和意大利两国人民的身上。

材料二   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路德宣称“属灵阶级”和“世俗阶级”是平等的;《圣经》的权威高于教皇和教会,而且平信徒也可以根据信仰解释《圣经》,世俗的皇权在教皇之上,有权召开宗教会议。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闵采尔领导农民和平民掀起了新一轮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号召用暴力手段建立人人平等的“千年天国”。战争遍及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区,教会财产流失,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很多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教随国定”原则被确定,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和贡献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023-07-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颗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首义之城”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首义的时间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期间发生了伟大的飞跃。在反思以往革命运动失败的基础上,他说:改组国民党,使其“掌握政权之中枢”,“盖惟有组织、有权威之党,乃为革命的民众之本据”。“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在肯定“平均地权”的同时,他还提出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称国民党“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有别于以往革命运动对“新军”和“会党”力量的重视,他认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告成功”。这些思想飞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形势。

——摘编自张玉昆《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一大”期间的思想飞跃》

材料二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革命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广泛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毛泽东在军队中实行的诸如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党支部建在连上、设立政治委员等重要制度,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摘编自周声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实践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帝: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筹办夷务始末》)……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林则徐《软尘私议》

材料二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18415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英军惊恐万分,逼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了抗英队伍,英军撤出虎门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中国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tǎng),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材料三   1839年起,林则徐收集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编成《四洲志》等书稿,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书中还附有中国、朝鲜、日本及临摹的欧洲人的地图。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材料中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阶层和普通人民的反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中这些知识分子的共同诉求是什么?
2022-08-15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一一摘编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如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孕育的新思想,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话,那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世界进入了大变大调整时期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方位的变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的开启,都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具有必要性。

一一摘编自陈锡喜《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根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成果,并指出其纠正了什么错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淡话的思想精髓,分析“南方谈话”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背景。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但它并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在破坏旧传统与重建现代价值的过程中,新文化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六、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七、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并指出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022-0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应当为私人利益而奋斗,是共和政治的基本含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第奇家族虽然在1434年确立了对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统治地位,但在这之前的几起几伏以及确立统治地位后并未销声匿迹的党派斗争,常常使他们心有余悸,对人文主义的慷慨赞助,可以争取更多的普通市民,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宣传、巩固自己,排斥、削弱政敌的作用。

在这里召开宗教会议,云集此地的各国宗教界权威人士亲眼目睹共和国文艺复兴的盛况,他们感受到了佛罗伦萨统治者治国有方,自然对其刮目相看,因而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家族的罗伦佐当政时期,他已不只是一个保护者,旁观者、赞助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艺术家和运动的实际领导者。

——【英】赫伯特《美第奇家族兴亡史》

材料二   现在的国会以它的职权宣布并且规定:英国的人民和所有隶属于它的领土和地区上的人民,都是并且都将由此构成、缔造、建立和团结成为一个共和国和自由邦。它将由这个民族的最高权力,即国会中的人民代表和他们所任命的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所统治,而不需要任何国王和贵族院。

——1649年5月19日英国国会决议

材料三   在1875年期间,国民大会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875年的宪法没有包含直接指明国家制度的形式的条文。只在规定总统选举程序的一条中提到“共和国”一语。总统得到广泛的权力,直到解散第一院的权力。第二院不是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而是由自由市代表选出的。被赋予极广泛的权力的第二院,能够阻止第一院的一切活动。

——马生祥《法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第奇家族推动佛罗伦萨建筑活动的史实,并分析其支持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2)用一句话概述材料二决议的历史意义。指出该决议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并分析其出台的政治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一院”、“第二院”的含义,并说明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政体所反映的法国社会面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