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茶叶的突出发展,还表现在制茶技术的革新上,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了炒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明末清初出现了鸟龙茶、红茶和花茶等茶类,形成了我们国家六大茶类的基本格局。饮茶方法,由唐宋的煎煮法、点茶法简约化发展为现代的沸水冲泡法。明清时期有60多部茶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更重要的是品茶这一行为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凝聚了中国国民的心态、精神追求和性格,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茶文化的特点,反映了茶人清节励志的积极精神。尽管茶人的抱负不可能实现,但总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茶雅志,以茶励节。

——摘编自何雪涓《明清茶文化发展初探》


(1)据材料概括明清茶文化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茶文化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它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倡导者呼吁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就应该是一般人民大众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乐的那种事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成的巨著。由于倡导者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旗帜,因此,欧洲的民众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他主张。
(3)材料三描述的是近代西方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条件。
2018-10-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一百年前,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2)材料二中的“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它标志着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开端?

材料三: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3)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所确定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依据材料三、四分析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共同思想路线是什么?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章程》


(5)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五,分析概括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文

材料二“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教版教材

(1)材料一中“世界潮流”指什么?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中国三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5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     巴黎公社建立               攻占冬宫

材料二   井冈山以其“又红又绿”成为闻名天下的红色旅游胜地。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井冈山会师

材料三   有的学者指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其本质特征的哲学,这种实践性就决定了它的创新性,因为实践最重要的品格就是不停顿地探索、创新,它绝不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丰子义:《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四幅图片,反映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对比中国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特点是什么?原因何在?
(3)综合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你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认识?
2019-09-2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台州五校 2019-2020 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题
6 . 理想与现实

……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从中西之间的形而下的比较进入到形而上的比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1)革命派是如何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的?
(2)用史实说明革命派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
(3)“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分别是指哪些历史事件?
(4)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有何特点?(不得照抄材料)
2020-03-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义利之辨】

材料: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正其谊(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未必有利。”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 “存天理,灭人欲。”而孔子则认为,“君子喻(看重)于义,小人喻于利。”


(1)根据材料,分析孔子与朱熹的义利观有何不同?
(2)从孔子到朱熹,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在下表空格处填上适当内容。
发展阶段特点地位
孔孟之道理想化色彩A
B宗教化、经学化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C官方哲学

2019-10-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时间成就意义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了自己天空眼睛
1997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
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材料二 “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

——新华网《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


(1)材料一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卫星的运行轨迹上看,“嫦娥二号”卫星有什么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对天体(或月亮)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019-06-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9 . 五四运动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得票相近。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四位人物中,你认为哪一位应排在首位?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
(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的什么特点?
2019-02-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江川区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政治为道德的延伸,参政是道德精英——儒生、君子的特权;所以当20世纪初引进西方新政治体制势在必行时,在未经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中,“共和”显然比“民主”更有市场……1900年后,新一代知识分子出现了,这些受新式教育培育出来的新青年,不再属于绅士阶层。在他们看来,推翻帝制之后仍然由绅士阶层垄断政治和文化是不可接受的。故当民初共和政治面临危机之时,新知识分子立即发起批判绅士阶层和儒家伦理的新文化运动,从此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主角。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
(2)材料二中所说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