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上非难本志的人,约分二种:一是爱护本志的,一是反对本志的。……这第二种人对于本志的主张,是立于根本反对的地位了。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德先生即民主,赛先生即科学】,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耍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原载《新青年》61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新青年》杂志宣传民主科学思想遇到强大的社会反对声音时,陈独秀以怎样态度对待自己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思想主张的社会根源,并对陈独秀思想主张作简要评价。
2021-12-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旧学制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人和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补习班、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初级学校修业6年并分为初小和高小的规定,使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难以.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适应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要求。为改正这些缺点,废除旧学制的弊端,维护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人民政府决定实行新学制。规定小学改行5年一贯制,技术学校被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中等教育分初、高两级,修业各3年;专业工农速成中心修业3至4年;中等专业学校修业2至4年;高等学校的学制多样化,大学和专门学校修业年限为3至5年,专科学校修业2至3年,专修科修业1至2年。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

——摘编自孙泽学《中国通史(当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制改革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亦知瓜分之原因乎?政府无振作也,人民不奋发也。政府若有振作,则强横如俄罗斯,残暴如土耳其,外人不敢侧目也。......大举革命,一起而倒此残腐将死之满清政府,…广东之新安县、广州湾已然之事也,倘无满清之政府为之助纣为虑,吾民犹得便宜行事,可以将一死购吾之桑梓。彼外国加吾民之不易与,不能垂手而得吾尺寸之地,则彼虽贪欲无厌,,犹有戒心也。今有满清政府为之鹰犬,则彼外国者欲取我土地,有予取予携之便矣。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孙中山1904年《驳保皇报书》

材料二     吾国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俱已成功,社会革命尚未着手。故社会革命,在今日非常紧要。诚以中国四万万人析之,居政界者,多不过五万人,居军界者,多不过百万人,余皆普通人民。是着眼于人数,已党社会事业万万不可办。未统一以前,政事军事皆极重要。而统一以后,重心又移到社会问题。前者乃牺牲自由之事,后者乃扩张自由之事,二者并行不悖。

——孙中山1912410日在湖北的演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4年、1912年孙中山对民主革命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孙中山对民主革命认识的局限性。
4 . 下图是1980年11月20日我国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3组的纪念邮票。

写出该套纪念邮票4位科学家的推荐理由;或参照该套邮票,推荐我国古代史上其他类别人物的4位候选人组成一套新的邮票,写出邮票的主题、候选人姓名并阐明推荐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古希腊哲学家)根据自己的原子论哲学,不仅认为人的生与死、贫与富、幸福与不幸、健康与疾病都与神无关,而且知识与道德也不是神启的,而是灵魂有感觉与理性.可以认识自然与社会事物。他指出∶"任何艺术,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科学研究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很多博学的人是并不聪明的",但"吃尽千辛万苦",却发展了自己"好的禀赋",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如此明确地肯定劳动在科学研究和道德境界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古希腊哲人中是鲜见的。

——摘编自陈被春《续谟克,利特的科技伦理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谟克利特哲学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及其他国家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1-04-20更新 | 309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升高三年衔接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2021·江苏·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材料     189510月,陈宝箴就任湖南巡抚,随即在当地设立矿务总局,开始兴办矿务。他还与地方绅士合作开办了几家近代工厂。翰林院编修江标任湖南学政后,改革长沙校经书院,以新学教导学生。18974月,江标创办《湘学报》,主要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及自然科学知识。1897年下半年,具有民权思想的黄遵宪出仕湖南,推荐梁启超到湖南讲学。稍后湘籍人士谭嗣同也回到家乡。一时之间,维新人士云集湖南。

1897年10月,时务学堂创立,开启全省新式学堂创办之风。1898年1月,带有救亡性质的南学会成立。同年3月,谭嗣同、唐才常集资的《湘报》创立,内中多有宣传维新变法、民权之说。当时湖南还设立了课吏馆、保卫局、武备学堂,维新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王栻《维新运动》


(1)据材料概括湖南维新运动中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维新运动兴盛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9-01-30更新 | 5864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女性代表,他们被誉为妇女楷模。

材料一   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冼太夫人,一生身历三朝,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被隋皇朝敕封为“谯国夫人”。

——摘编自《冼太夫人史料文物辑要》

“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隋书·谯国夫人传》

材料二   圣女贞德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法国人民心中的自由女神,被法国人民视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欧内斯特·拉维斯《法国史》

材料三   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她对丈夫廖仲恺照顾得无微不至,并在丈夫遇刺后继承其未竞的事业。她十分关爱自己的一双儿女,又支持他们投身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何香凝被誉为“世界母性之楷模”。

——摘编自《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民国政府卷》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妇女楷模的内涵有何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何香凝成为“世界母性之楷模”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新时代女性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材料二   唐后期韩愈著《原道》等五篇论文,抨击佛、老,大力倡导儒家纲常名教,他……排列出儒家的“道统”,自尧舜至孔子、孟子,谓孟子既没,“不得其传”,将汉以来儒学成果基本否定,而实以“道统”继承人自居。又力图扫除章句之繁琐,穷理明心,直指人伦。愈门徒李翱作《复性书》,阐释性、情之别,认为人性本善,而受情之累不得发扬,因此修养目标即是“复性”,破除情欲,弗思弗虑,达到“清明”、“至诚”之境界。韩李二人虽排斥佛、老,实际上却从释道两家汲取了大量思想资源以救传统儒学之弊,为宋新儒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材料三   “墨氏主平等,大不利于专制;老氏主放任,亦不利于干涉,与霸者所持之术,固已异矣。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之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抑民,最为适合……然则法家之言,其利于霸者更甚,何为而不用之?曰:法家之为利也显而骤,其流弊多;儒家之为利也隐而长,其流弊少。……盖逆取顺守,道莫良于此矣。孔学说忠孝,道中庸,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其道可久,其法易行;…”

——梁启超《中国思想史上的儒学统一时代》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学何以能长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2018-06-13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智华实验中学 2020届高三第一次摸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