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3-24高三下·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复生平大事记

1854年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侯官县中医世家,后因为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放弃科举“正途”,于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毕业。

1877年赴英国学习海军,系统的接受西学教育,1879年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1880年回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正教习”,1890年升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主张变法维新,抗击外来侵略。1897年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光绪帝命严复来京觐见,阐述变法主张,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

1901年应邀请赴天津主开平矿务局事,任该局总办。1902年赴北京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办,先后翻译了《国富论》《论法的精神》等西方经典著作。1905年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任复旦公学校长。

1909年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1910年任资政院议员。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严复担任首任校长。

1915年严复被袁世凯聘为宪法起草员,列名为筹安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袁世凯死后,严复避祸于天津。1921年严复在福州逝世,终年67岁。

——根据冯保善《严复传》等整理

从上述严复生平经历中提取两条及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左图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开封城市生活场景;右图是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反映了晚清上海的城市生活风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5-1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江苏专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将外来思想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中国化,并为我所用,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大特点。而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碰撞下,近代中国围绕着时代主题,先进的中国人相继从多个层面积极地回应西方。出于自我救赎的迫切需要,西方思想的接受者们并没有一味地盲从某种思想,而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寻求这些思想与中国问题的契合点,要求这些思想能够“有的放矢”“为我所用”,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

——摘编自宋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世思想史背景》


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人物微言大义
1912张謇"爱国救国之挚,注意提倡国货,振工商而挽权利。""今日救国之策,于何着手?舍奖励纺织,莫道无由矣。"
1917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任何反动势力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像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
1919陈独秀“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倘政府不愿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1924孙中山"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选择材料中三个人物,结合他们的“微言大义”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表3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

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孟子“天下定于一”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太祖“朕即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
清世宗“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
孙中山“五族共和”
毛泽东“中华各民族共同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 . 百年之前的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 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的不懈追求。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对世界现代化整体把握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历史反思,才真正把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全面引入中国。而五四运动又有力地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无数的白话传单把白话直接传播到全国各界民众当中就是典型例证,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与思想启蒙结合前进;并涌现出一-批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群体,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才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辛而辉煌的探索。

——摘编自张德旺《道路与选择》

材料二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人第一次明确地在列强面前说“不”,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安排。五四运动为争取整个国家的主权、争取国际平等地位的斗争,是在民族觉醒的更高层次上展开的斗争,并与世界一切被侵略、被压迫民族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中心口号。此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民求解放的主要敌人。所以在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中、在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的宣言中,都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统治集团列为革命的主要目标。五四运动含有明显的革命意义,推动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摘编自耿云志《五四:现代中国的新起点》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引入中国的“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据材料一 ,指出,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为主题提炼观点,并从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7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所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其他
蒸汽时代39.416.89.224.310.3
电气时代15.89.117.740.417
电子时代12.73.95.565.212.7
信息时代4.341064.317.4

——据梁立明、陈立新《世界技术成果时空分布的量化特征及世界技术中心的转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机械上发生的变化,及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科学技术与国家实力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05-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020·安徽淮北·一模
8 .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口号。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跃进万岁            
一带一路中国梦   一边倒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备战、备荒、为人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科学发展观               一条线,一大片人民公社好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材料中选取同一时期或按照时间顺序提取同一主题的口号(3-5个),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口号提取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所以地球各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有不得已也。……是故中国之于商政也,彼此可共获之利,则从而分之;中国所自有之利,则从而扩之;外洋所独擅之利,则从而夺之。三要既得,而中国之富可期。

——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

材料二   今朝廷欲振兴商务,各督抚大臣果能上体宸忠,下体商情,莫若奏请朝廷增设商部,以熟识商务,曾环游地球,兼通中西言语文字之大臣总司其事,并准各直省创设商务总局。

——郑观应《盛世危言·户政》

材料三   中国对外贸易经数十年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居重要的地位。但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货多为制造品,出口货多为原料品”,“现时入超之数又复有年年增巨之势”,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现时中国对外贸易大权,完全操于外人之手”。

——武堉干《中国国际贸易概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核心观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重商思想促进中国近代化”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03-0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公例”,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孙中山却指出:“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而无公理”。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及经济构造。”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材料二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范畴,由于出发点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解不同,观点也不同。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二十世纪初,从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两种见解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论析历史分期。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精英历史观的变化,简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唯物史观论证材料二中的第一个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