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削弱
B.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2 . 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对过去革命史范式主导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状况日益不满,围绕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分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涌现出许多新的观点,如资本主义发展说、近代化说、争取独立与谋求进步说、反帝反封建双线说等等。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双百”方针的恢复
2019-05-11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理)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针对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新兴的士阶层提出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有(  )
A.仁政、隆礼重法B.逍遥自由
C.兼爱、非攻D.中央集权
2021-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相对于孔子的思想,主要变化在
A.主张限制君权B.“君权神授”
C.提出“民贵君轻”D.“天人感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印象画派是19世纪西方绘画史上的著名流派,其作品注重表现光和色的瞬间变化。下列画作中,具有印象派风格的有
A.
B.
C.
D.
2019-08-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15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试题
6 . 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的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步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一变化是因为当时
A.西方民权思想的传入
B.国人思想素质的提高
C.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D.传统儒家思想被彻底抛弃
2019-05-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文学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有
A.商品经济繁荣促使市民阶层壮大
B.印刷术等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传播
C.君主专制的弱化带来城市的繁荣
D.儒家思想衰微促进大众思想解放
8 . 著名学者余秋雨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C.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D.城市经济的繁荣
2018-03-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指的是
A.进化论
B.量子论
C.马克思主义学说
D.相对论
10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指的是(     
A.量子论B.马克思主义学说C.进化论D.相对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