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 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 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 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 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 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 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上册》

材料三中国思想的演进,正如韩愈、张载所指出,如果儒家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 庸》融合为一体,就可以”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这一理论工程,经过韩愈、张载等思想家的运送木 石,到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由他们设计建筑,就有了宋代理学大厦的创建。这是佛教 与中土文化以及儒、道的高层次融合。这一融合的完成在宋代,不是偶然的。宋代经济、文化、科 学相当发达。有学者统计,宋代士人在全部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通过科举而做官的不少。书:发达。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汉至唐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宋明理学的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孔子提出:“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孟子总结了夏桀、商纣亡国的历史教训:失其民心。

宋代朱熹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比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再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不可能赋予人民政治权利。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弓《民本思想促进中华文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