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而乐”。据此可知,黄宗羲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重农抑商的政策
C.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D.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D.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021-1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汉字是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文字。其演变发展脉络为
A.篆书﹣甲骨文﹣楷书﹣隶书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C.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D.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
2021-11-02更新 | 102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被公认为“诗史”。以下关于杜甫诗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杜甫是安史之乱的亲历者,其诗歌作品可作为信史
B.其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作为史料应加以甄别
C.其作品通俗易懂,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
D.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2021-10-22更新 | 401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B.发展思想文化C.消灭异端学说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2021-10-11更新 | 358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6次组卷 | 66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属于器物层面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创新,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风貌。这里的“新风貌”是指(     
A.气势恢宏,辞藻华美B.包括了小令和多支曲子
C.意境清新,篇幅较短D.摆脱了文辞铺张的弊病
10 . 朱熹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这反映了唐朝社会
A.违背正统,纲纪混乱B.文化多元,社会宽容
C.婚恋自由,风气开放D.华夷交融,民族和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