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比较,从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1965年学校数(所)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万人)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4341947年的1.1倍67.41947年的3.3倍
中等学校809931949年的14.1倍14321946年的6.9倍
小学16819391949年的4.9倍11620.91946年的3.9倍

A.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
C.《义务教育法》的颁布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2 .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由表格内容可知
人物出处言论
孔子《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墨子《墨子》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
商鞅《商君书》“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荀子《荀子》食者,国之宝也
A.诸子百家言论日益趋同B.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
C.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D.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共识
4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B.推动中国近代化
C.实行民主政治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
2020-10-11更新 | 14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学生列出了下列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应该是对哪一历史概念的解释

A.人文主义
B.民主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权主义
6 . 下面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天人合一思想
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
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
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
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7 .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举办时间举办城市主要展品
1851年英国伦敦
1878年法国巴黎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

A.①火车机车、西门子发电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西门子发电机;③汽车、飞机模型
C.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电话、西门子发电机;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西门子发电机、汽车
8 . 下面表格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
2017-07-01更新 | 715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 ( 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这反映我国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    28.7     24.65772.3
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现了普及的目标
C.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D.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
2022-07-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下表可以推断出(     
1958年苏联故意拖延履行核协定中国提出“全民办铀矿”“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
1959年苏联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能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中国已经在“全民办铀矿”的过程中获得了土法炼铀的经验,“大家办原子能科学”也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
20世纪60年代苏联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中国进入完全自行研制原子弹的历史,并于1964年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向科学进军”口号具有前瞻性B.中国人民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C.“大跃进”制约了科学技术发展D.中国原子能发展受制于中苏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