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
2020-11-04更新 | 396次组卷 | 73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能够永葆活力,就是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思想。分别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两次大会上?
A.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五大B.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五大
C.中共三大和中共七大D.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五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陈独秀、蔡元培B.李大钊、康有为C.鲁迅、魏源D.胡适、梁启超
4 . 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繁荣B.文化专制松弛C.外来文化影响D.印刷技术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记录孔子这段话的儒家典籍是
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韩非子》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是什么。由此推断他的治国理念是什么。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材料三 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严复《辟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观点的思想来源。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7 . 导致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B.新文化运动的促进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2020-02-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近代某一运动的领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该运动的旗帜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顺应自然
C.因信称义
D.理性主义
9 . 但丁认为“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由上帝执掌天国和尘世的大权是不能授予教皇和教会的,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两把刀’并不掌握在教会手中。”该主张不能说明但丁
A.反对教权至上
B.主张政教分离
C.发动宗教改革
D.发展人文思想
10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下列各项能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向科学进军”
C.提出“三个面向”
D.“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