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1919年3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提倡“父子有亲,兄弟相友,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2021-09-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这反映了(  )
A.传统价值观的变异B.佛教成为主流思想
C.佛教思想的本土化D.三教合流已经完成
2020-11-11更新 | 3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黄宗羲赞叹“东汉太学三万人……公卿避其贬议”,主张主管太学的“祭酒”应位同宰相,天子、宰相、百官都需定期到太学听祭酒评论政治得失。这反映出
A.士人干预政治的愿望B.黄宗羲不满宰相把持朝政
C.理学官方地位的沦丧D.明末清初政治的民主倾向
4 . “衣着随便,作风粗犷、率真得近乎无理”;“他独立而自傲,是一个心中充满对人类的爱和灵魂中充满对自由的渴求的人”。这是评价
A.爱因斯坦B.巴尔扎克C.毕加索D.贝多芬
2020-02-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与此诗艺术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A.《西风颂》B.《石壕吏》C.《老人与海》D.《苹果车》
2020-02-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学家指出:“汉末魏晋朝,……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散,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这种精神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是
A.《清明上河图》B.《红楼梦》C.《诗经》D.《女史箴图》
2020-02-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帝国的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8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至道光末年,沉睡之中国,始知己之境地,实在至危至险,而不当复存自恃巩固之心。此事略已唤醒中国于安乐好梦之中,然究未能使之全醒。……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借伊梨,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他,势极形危险。盖自庚申一炬,中国始知他图皆清醒,而有所营为,已独沉迷酣睡,无异于旋风四围大作,仅中央咫尺平静。窃以此际,中国忽然醒悟。

——曾经泽《中国先睡后醒论》(1887年)

材料二   甲午一战“而人皆醒矣”,光绪帝也以谕旨中说:“宵旰彷徨,临朝痛哭……此中万分为难情事,及言章奏者所未详,而天下臣民皆应共谅者也。”中国思想世界在东洋和西洋的两面夹击下,开始走上了越来越急促的不归路。不过也应当注意,在普遍向西转追随世界主义的大势背后,又隐藏了相当深的民族主义取向。……中国近代反传统主义者,恰恰是从传统和经典的资源出发的,像康有为、梁启超,像公羊学、大同论等等。……这一年,严复写了《论世变之亟》的名文,题目就表达了这些知识分子对中国处境的紧张和焦虑,同在这一年,他又写下了《原强》,题目同样表达了这些知识分子给中国选择的出路。为了这种绝对优先的目标,中国只能接受西洋现代化的途径。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思想史角度概括并评论材料中的“先睡后醒”。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维新思想为例概括并评论材料中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这种思想所属的派别是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荀子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此哲学思想相同的是
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B.“理在先,气在后”“存天理,灭人欲”
C.“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D.“天下惟器而已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