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选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76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3(北京)
2 .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
2020-07-12更新 | 884次组卷 | 60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1(北京)

3 .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生成于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宋文化,必然包含若干“近代”的因素,平民文化就是带有“近代”色彩的文化现象。宋诗尚理,已成为千古定论,南宋词人刘克庄曾提及“近世理学兴而诗律坏”。纵观两宋,中原文化迅速地南移,南部地区文化发达,同时引发了北部游牧民族的深层汉化。与宋代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以往为世家所垄断的文化开始向社会下层移动,社会下层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出现“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扶册”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等记载。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双重因素的驱动下,门阀政治彻底终结,政权的开放程度提高。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冲击,土地自由买卖频繁,税制改革使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两宋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在长期的碰撞交融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使宋代文化明显地带有文化“杂交”的色彩。宋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基本上采取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政策,不少外域文化的因子进入汉文化系统中,高丽的白磋纸和松烟墨在宋朝享有很高的声誉,日本的折扇和倭刀也深得宋朝文士们的好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生成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该文学流派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运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对该文学流派叙述正确的是
A.以浪漫主义风格寻求理想世界B.以现实主义真实反映社会丑恶
C.以印象主义技巧再现宁静自然D.以现代主义手法表达复杂情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从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看,古希腊哲学史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发展的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生。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   处在希腊古典社会由盛转衰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在其哲学中提了“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的命题。他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合群的性情,人不能单个独立生活,他必须同与自己一样的人交往,共同组成社会,才能力谋自给,才有实现自然赋与他的生活目的。而在古希腊,社会的构成就是城邦,即“政治共同体”。因此,人同城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个人必须置身于城邦之中,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达到追求、向往幸福的目的。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表现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三   在这批启蒙哲人中,最杰出者为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在一个还处于专制王权统治,出版遭到审查的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是因为他们真诚地希望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自由的人。

——李宏图《“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智者学派对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贡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运动时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演进。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目前的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现代国学热”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其内容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李约瑟评论说:“……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丈量土地、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流的修建……‘为数学而数学’的情况极少”。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
A.重视理论概括B.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
C.受社会环境制约D.得益于发达的农耕经济
8 . 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甄,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他主张立国之道在于富国,富国必先富民。他谈到:王公之家,一宴之费耗去农家一岁之获。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不平势必影响天下的安定……他主张明君、贤辅、良司应该实行“养民之善政”“古之贤君,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养民以论功,足食以养民。”他希望“农贾乐业,衣食滋殖”“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不轻犯法,是去残去盗之本也。”…针对民间苏州育婴堂收养弃子一事,他认为“此一乡之善事也”,政府要担当起救济百姓的重任。救助弃婴扩而大之为鳏寡孤独废疾贫病之人的根本,是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

——摘编自王卫平《富民与养民:唐甄的社会保障思想》

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

——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富民与养民”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指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
9 . 有学者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瓦特的改良蒸汽机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17-12-20更新 | 26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2(北京)
10 . 小明和他的同学在上网时,发现了一张图片(如图),对此他们议论纷纷

①小明:“同光十三绝指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十三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人物有谭鑫培、程长庚等。”
②小华:“同光十三绝的出现表明当时北京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京剧由此形成。”
③小芳:“图片可以说明,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A.①正确,②③不正确B.②③正确,①不正确
C.①③正确,       ②不正确D.①②③都正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