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周时期,周天子每年依据史官观看天象预推每一月朔的日期,连同相应的政事向全国上下发布,全国范围内行使统一的历日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历法同天命、王权联系起来。这反映出在这一时期,天文学的主要作用在于
A.指导农业生产B.预测气象状况C.服务政治需要D.提供历法数据
2021-02-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的1978年和2018年出国/来华留学生数据。据此可知,新时期的中国
时间出国留学人数来华留学人数
1978年1000人1236人
2018年692000人492000人

A.成为国际留学教育中心B.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C.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加快D.开始接受外国留华学生
2021-02-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第一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20世纪初的北京,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报纸订户约占受调查家庭的26%,这些家庭大部分属于较高收入的家庭,其成员的识字率约为75%,而一般家庭也达到了20%的识字率。这说明了
A.订阅报纸成为一种社会风尚B.思想启蒙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
C.识字率完全取决于家庭收入D.新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1978-2012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统计图。出现统计图中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B.“希望工程”的全面启动
C.高考制度得到了全面恢复D.各地职业教育中心的建立
2021-02-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支派103372110761220
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C.思想专制空前强化D.思想发展趋于保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史上,无论执政者,还是反对党,一度都强调民智未开,并以此论证自家的政治主张。1896年,梁启超作《古议院考》,以民智未开为由,建议缓开议院:“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故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1906年,清廷宣布“仿行宪政”,同时声明,“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民智未开,遂成为清廷拖延宪政最堂皇的理由。袁世凯恢复帝制,请时任中华民国政府宪法顾问的美国法学家古德诺助阵,云:“民低下之国,其人民平日未尝与知政事,绝无政治之智慧,则率行共和制,断无善果。”他暗示,基于民智未开,中国该由共和制重返君主制。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材料二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史上哪些人(或政治力量)认为“民智未开”,其各自的真实意图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年以来中国在“开民智”的教育领域作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1-03-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古代中国部分科技成果统计的情况。该统计结果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成果
技术成就水稻栽培绿丝针灸水密舱壁火箭人痘接种术
出现时间距今约1万年距今5千多年汉代不晚于唐代不晚于南宋时期不晚于公元16世纪

A.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B.涉及的领域具有广泛性
C.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D.主要依靠封建政府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西汉中期后,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变化的统计,据此可知西汉中后期
皇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平帝
博士弟子100人200人1000人3000人7000人
A.入太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B.“百家争鸣”的结束
C.士大夫放弃官本位的思想D.儒学的地位不断提升
9 . 如图是1917年—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该图说明这一时期
A.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潮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西方礼仪开始传入中国D.广大群众对国事最为关注
10 . 晚清时期,除了顽固派、洋务派外,标榜民族大义,自命清亮气节,反对洋务的清议派是士大夫的中坚,有学者统计了其变化如下:(摘自陈清敏《清季自强运动时期“清议”之研究》),这反映出
A.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离心倾向明显B.“天朝上国”的观念仍根深蒂固
C.西方文明冲击下清议派分化衰落D.洋务运动的失败激发了民族情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