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
2023-04-07更新 | 2519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48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重视,反倒是“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这主要是由于
A.研究角度的创新B.政治安全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影响D.唯物史观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中世纪的天主教看来,灵魂获得拯救的最好方法就是躲到修道院中,做一名修士或修女,潜心修道。宗教改革以后,新教主张信徒不须去修道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刻苦耐劳,同样能获得灵魂上的拯救。这种宗教精神的变化(     
A.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破除了禁欲主义的束缚D.促进西欧摆脱专制王权的统治
2023-03-22更新 | 161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相关历史现象的描述: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天理几乎灭矣。”
赵世瑜《文化发展历程》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孙学功《(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商人唯利是图,社会上出现道德下滑的现象。……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奢侈享受的欲望不断膨胀。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经济发展B.程朱理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C.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必要性D.伦理纲常在五代时渐趋崩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他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他的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他的学说(     
A.是思想集大成的产物B.体现无为而治的思想
C.是古代中国主流学说D.反映汉初的社会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孟子认为,用儒家道德教化的培养可以克服物质匮乏的挑战和人的善性的脆弱;韩非子则指出,“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据此可知,韩非子(     
A.否定了儒家仁政教化的作用B.倡导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指出道德养成教育的局限性D.主张建立高度集权的政府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孙中山的外交理念之中,联盟外交一直贯穿其中。早期与西方列强和日本联盟来整理中国的内政,通过暂时保护列强的特权来换取国内形势的稳定,给中国争取发展的时机。但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于中国的侵略野心使得孙中山从理想化的外交理念转向现实化。转而灵活联合苏俄,为中国革命打开新的局面。

——摘编自胡钢、刘卫国《孙中山思想概论》

材料二   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边倒”战略,60年代的“两条线”(既反苏也反美,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战略,还是70年代的“一条线”(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战略,其核心都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对付最主要的敌人”。

——摘编自齐鹏飞、李葆珍《新中国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在1924年“转而灵活联合苏俄”的主观因素和“为中国革命打开新的局面”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外交实践与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共同之处,并分析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8 . 魏源认为,法律与医生的药方、射靶的弓箭、农民的锄头一样,是一定社会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使用的工具。而制定法律并不难,难的是贯彻执行法律的人。魏源的这一认识(       
A.推动了中国传统外交的转型B.体现出对官员选拔的重视
C.摆脱了封建思想的长期束缚D.拓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9 .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 《劝学文》 《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的生活化、世俗化B.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
C.市民阶层推动文学的通俗化D.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上海强学会并发行《强学报》,该报以孔子生卒为纪年起始,第一期署日期为“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与“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同列。康有为的做法意在(     
A.推动西方历法传播B.批判君主专制
C.凸显改制的正统性D.消弭满汉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