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元至北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人教网

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历史学习》

材料二“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避空荒……卖者坐如律。”

——《魏书》

材料三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历史风云网

材料四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二、四,简要指出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图片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2019-06-08更新 | 2570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迎联考历史模考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不同时代的青年媒体形象的整理无疑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塑造的几种具有典型身份的青年形象的变迁状况。


——摘编自王晓焘《青年媒体形象的特征与变迁——基于<中国青年>杂志的》内容分析(1980-200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另外选取一种具有典型身份的青年形象,在答题卡上描绘出其变迁图,并说明其所反映的社会变化情况。(要求:只需描绘出所选取青年形象的大概变迁轨迹;说明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2022-06-21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所示为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全国部分新设普通中小学堂课程要览。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学堂名称主要办理人课程与教学内容
无锡三等公学俞复等以自编《蒙学读本》七册为教材,寓地理、历史、物理等知识于国文之中
陕西中学堂魏光焘经学、中外掌故学,算学,格致、政治,地理等
苏城中西三等公学沈寿康等半日习儒书,半日习英文
无髑埃实学堂杨模等历史,地理、修身、算术、英文、日文
湖北中西通艺学堂程颂万英法语言文字、经义,舆地掌故、艺文、算数、图绘
A.中体西用得到实践B.近代科学教育得到发展
C.新式学堂影响广泛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6 . 2018年,日本发行了一套明治维新150周年纪念邮票,包括《东京汐留铁路馆蒸汽汽车等候图》《横滨邮局开业图》《欧洲管弦乐合奏图》等。推动以上景象出现的是
①殖产兴业政策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文明开化政策   ④制定明治宪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王安石晚年在评价其变法得失时说∶"免役、保甲、市易三者,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据此可知,王安石认为
A.用人和时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B.变法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
C.保甲市易损害了普通民众利益D.改革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8年,光绪帝发布“自开商埠”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并且着重强调“不准划分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清政府“自开商埠”反映出
A.近代中国自强努力的探索
B.商埠成功阻止了列强侵略
C.清末新政的经济成效有限
D.列强的经济侵略深入内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069年,宋神宗接受王安石的建议,颁布实行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规定,对于提出农业耕作和水利建设意见的人,按照功利大小奖励,并可以量才录用,而对于故意阻挠工程修建、不出工料的人,则加以惩罚。对兴修农田水利有功的官员,按灌溉顷亩千顷以上、五百顷以上和百顷以上三等分别予以奖励。“新法”规定,在确定工程之前,各级官员要对百姓的意见进行调查,工程量大的要上报朝廷决定。各州县在施工之前,要求绘制成图、阐述具体的实施方法并呈报上级机关。宋朝实行了差官察访制,中央政府不断派遣官员察访各地的农田水利之事,监督地方政府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进展情况。农田水利法规定了人力和资金的来源机制。人力来源主要有居民按照户等出工、军队出工和募饥民兴水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提供和私人提供。财力不足的,官府贷以青苗钱,即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私人提供,分为有偿贷款和无偿捐款,对捐款兴修水利工程的个人,官府还会给予奖励。

——摘编自郭泽杰《王安石与水利变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田水利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田水利法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发表于 1898 年 10 月《punch》周刊。图片配文:“中国太后对天子说:改革,好的呀!我先来改造改造你! 去站墙角那,不叫你不许出来”。此图最能反映
A.作者抨击慈禧扼杀改革
B.慈禧与光绪对立的关系
C.作者讽刺太后羞辱皇帝
D.慈禧阻挠光绪进行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