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体力劳动者与董事长间的工资差距是1:20。到80年代初期,四分之一最富裕的家庭占有全国总收入的一半,而四分之一最贫穷的家庭仅占6%。当时法国穷人的比例高达14.8%(穷人的标准是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约有789万人。因此,1981年密特朗上台后,首先改善穷人处境,提高他们的收入。据统计,从1981年6月到1984年7月,共11次增加最低工资,工资额从每小时15.20法郎增加到23.84法郎。

1982年1月,议会通过每周39小时工作制和每年5周带薪休假法案。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国有化政策,采用对股东赔偿的办法,将5大工业垄断公司、两大金融公司和36家存款额在10亿法郎以上的银行收归国有。为平衡国家预算收入,政府还实施了“让富人多交税”的税收改革。由于工资增幅较大,加上带薪休假增加,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导致法国产品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困难增加。其中,大型国有企业1983年亏损303.42亿法郎,1984年亏损306.22亿法郎。

——摘编自徐鹤森《试论密特朗执政初期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密特朗执政初期实行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密特朗执政初期改革造成的影响。
2023-05-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明治政府积极地发展近代教育。1871年成立文部省,负责主持文教改革事宜。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改革法令——《学制》。《学制》明确规定了从小学抓起,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1883年的《农学校通则》和次年的《商业学校通则》推动了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同时,优先重点建立了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来培养技术人员和国家干部。至1932年,日本的国立大学便达到6所,非国立大学20所,其它高等机构达到235所,小学入学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并向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派出留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学校除了教授各类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外,还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宣扬“大和魂”、武士道、儒教的伦理道德,以树立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法西斯主义等。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神宗认为:“天下自五代分裂,多置郡县,以固疆圉。由是役繁民困,其议并省之。”因而进行了州县省废的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发生在王安石当政期间,先后持续十几年,一批州县被合并裁撤,但也有一些州县得以复建和新建,实际废州27个、复建5个,废县144个、复建和新建28个。王安石指出:“东南州县,大抵患在户口众而官少,不足以治之……而河北所置州县太多”。河北东西两路是罢废州县的重点,其中废州1个,废县38个,复建5个,实废33个,占全国实际废县数的28%。东南地区如两淮、两浙、福建等7路,废州4个,废县3个,不及河北之零头,却又新置4个。州县并废新建的主要依据是户口,但以神宗元丰初年州县并废后的数据为例,河北路有2134929户,却有33106县,平均每县11650户;两浙地区有1778963户,才有1479县,平均每县22518户。

——摘编自马玉臣《试论宋神宗时期的州县省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王安石变法与他早期在浙东的施治经历多有关联。北宋时,浙东负山近海,河渠淤塞,深受海水倒灌与干旱之苦。当地民众常将田地质押给“豪右”,靠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王安石到任后,深感当地生财无道,地方无可用之才,学校无教导之官,不利风教,遂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著。有诗赞曰:荆公(王安石)宰吾鄞,学校振士风。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旱涝切民瘼,往返劳行踪。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

——摘编自岑华潮《王安石与浙东的崛起》


(1)据材料概括当时浙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所借鉴的浙东施治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在浙东的施政原则。
2022-11-27更新 | 2135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五家渠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
2022-06-09更新 | 7609次组卷 | 5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隆庆元年,张居正开始参与军务 ,这也是他通过政治改革整饰边防的开始。谭论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由于他长期在倭寇横行的东南沿海任职,有着丰富的带兵经验。通过对于这样一位文官的考核张居正力排众议让其接任蓟辽总督。张居正还实行“宽文法以伸将权”。大力提倡开垦军屯,严格按照“军数明则田数明”的思路清丈军屯。《明实录》记载:沿丘履亩,一一丈量视旧额有无,分别肥瘠。”在《陈六事疏》中,请求穆宗皇帝下旨兵部,“申饬各边督抚,务将边事著实举行,俊秋防毕日,严查有无实效,大行赏罚,庶沿边诸郡,在有备,而虏不敢窥也”。“庚戌之变”后,边防废弛,俺答汗屡次南下。张居正启用戚继光等名将在旧有长城的基础上建成空心敌台一千余座,御敌能力大为加强。

——摘编 自李海泉《张居正改革对明代北部边防的影响》


(1)概括指出张居正为加强北部边防来取的措施。
(2)分析张居正改革对明代北部边防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材料   汉武帝去世前将皇位传给幼子,汉昭帝即位时只有七岁,大将军霍光等受遗命辅政。霍光以“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作为执政原则,他执政期间多次削减国家财政支出,减免百姓的田租和赋税,还对贫民开放禁苑以救济并赈贷种子和口粮。史载“数年之内,流民回归,田野益辟,百姓充实,国库颇有积储”。后燕王刘旦等企图废黜昭帝,被霍光敏锐察觉并及时处置;对外西汉王朝又与匈奴恢复和亲,国家得以安定。霍光把持朝政二十年,结束了汉武帝以前以丞相为中心的三公执政局面,开启了西汉后期外戚专权的新时代。

——摘编自黎东方《细说秦汉》


(1)根据材料,概括霍光辅政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霍光改革的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底,人民政府接管的并转化为国营企业的各种工矿企业共有2858家,都暂时保留了旧的生产生活秩序,封建反动势力仍然欺压着劳动人民。为了解放企业内部的生产力,把工矿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从1950年开始,人民政府对各城市和各工矿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民主改革运动。改革的内容大致包括: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清除隐藏在企业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废除包工制、把头制和搜身愤等压迫工人的制度;实行生产改革,建立严格的经济核算制,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并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消除工人队伍内部的对立,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到1952年底,全国各行各业的民主改革全部完成。

——摘编自白云涛《建国初期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国有工矿企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国有工矿企业改革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财政状况很不理想。北洋政府欠各国款项及利息叠加致使南京政府不得不向各国借款来缓解财务紧张状况,因此出现了旧债加新债的财政局面。中国的盐税主权因偿付外债的需要而步步丧失。加之历史上盐税征收很重,盐税及附加税截留不断增加,这些都成为实施盐税改革的社会条件。因此改革盐务机构、颁布新《盐法》、统一盐税税率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虽然新《盐法》看起来具有改革精神,但直到抗战前期,也没有确定具体实施的日期,最终流于一纸空文。

——摘编自纪秋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盐税改革评析》


(1)根据材料,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盐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盐税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屋舍之税起源很早,且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先秦的“廛布”首向官府管辖市场中的商业用房征税。汉代的“市肆之税”指向官府和私人用房,既有商业性用房也有居住用房,具有城市土地利用、屋舍和经营税共征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店舍之征开始对房屋划分等级,屋舍之税的征收办法开始具体化。唐代“间架税”具有单一屋税的性质,征税办法的操作性强。五代十国时期“屋税”之名正式出现,且成为国家常赋。宋代确立城郭之赋以及宅税和地税的分野。由此,屋税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税目,改变了此前屋舍、土地利用和经营税混而征之的情况。这一嬗变,是我国古代城市不断发展、人口增多、城市建筑用途多样、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结果。

——据吴晓亮等《先秦至唐宋屋舍之税嬗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到唐宋房产税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房产税改革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