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这些华工从事着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对于华工出国参战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
B.中国得以收回某些主权提升国际地位
C.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
D.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
2022-12-28更新 | 1177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过程性诊断(1)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2022-10-15更新 | 73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从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协约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0亿美元的物资。美国杜邦公司生产了协约国军队40%的弹药,其股票价格在战争期间从20美元暴涨到1000美元。但令人奇怪的是,美国与同盟国之间却几乎没有贸易。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奉行中立政策B.同盟国战略物资储备比较丰富
C.协约国的封锁阻碍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D.美国与德国殖民矛盾十分尖锐
4 . 如表是一战爆发以来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声明、宣言、公约等。这反映出(     
1921年1941年8月1945年6月1946年7月1951年7月
国际联盟成立了国际难民署英、美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宪章》《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发达国家仍然主导着国际社会事务
B.国际组织都注重保护难民和维护人类健康
C.维护基本人权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
D.国际社会维护国家主权和基本人权的努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1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对美国的影响。

材料二1937724, 英日双方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9413~12月美、日进行秘密谈判,谈判中美国承认伪满政权,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


(2)《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请分析其实质。

材料三 《报知新闻》的社论《天赐良机终于到来》(1941129日晚报)说:“残虐无道,掠夺瓜分世界,地球上人类应当共同拥有的财富与资源的80%被他们占有。恬不知耻的英美,竞进一步把魔爪伸向了东亚的最后一块肥肉--中国大陆。国民,奋起吧!国民,前进吧!照耀我们的是三千年国体的精华!”

--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3)依据材料三指出该社论对太平洋战争起因的认识。对此,你有何评价?

材料四   二战爆发后,罗斯福政府逐渐抛弃了“孤立主义”, 卷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15月,美国宣布为英国军舰护航,实际上参加了对德作战。但在亚洲战场上,虽然美国宣布对日实行战略物资禁运”.并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但并未直接对日作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仍然是孤军备战。面对美国的禁运,日本展开和平攻势,大肆宣传要谈判解决美日矛盾。美国国会中的孤立主义者竭力鼓吹对日议和。罗斯福政府制订了先欧后亚”--先集中力量打败德意法西斯、然后再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但是1941l2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顷刻之间美国的孤立主义销场匿迹先欧后亚战略也宣告失败。


(4)依据材料,指出二战爆发后影响美国迟迟不参加对日作战的因素有哪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对美国国内和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0-08-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如图,他对在二战时还是盟友的苏联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丘吉尔的真实意图是
A.抵制苏联的共产主义威胁B.为挽救战后欧洲的分裂
C.希望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D.献媚美国缔结英美同盟
2020-01-20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根据1947年2月至1949年1月在美军辖区做的民意调查,62%的被访者首先希望有一个能保证经济发展和高收入的政府,而不是自由选举权、新闻自由和经济自由。在1947年6月,更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准备放弃基本自由权利,以换取经济保证。

——摘编自梅瑞特《被占领德国的公共意见》

材料二 战后西部德国人对20世纪德国的看法

问:您认为,德国在本世纪哪个时期最好?

答:

德意志帝国时期

45%

1920至1933年间

7%

1933至1938年间

40%

1938至1945年间

2%

1945年之后

2%

那么,哪个时期最不好?

答:


1914至1919年间

3%

1930至1932年间

7%

1933至1938年间

2%

1939至1945年间

8%

1945至1948年间

70%

1949至1951年间

8%

——劳施:《联邦德国的政治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后德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并分析其成因。
(2)德国民众对20世纪不同时期在认同感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019-04-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段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像近代世界史上出现的那种为寻求原材料和市场以及大国威望而发动的军事征服战争几近绝迹。今天随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展,人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意向。一方面,现代战争手段与全球化的发展,日益使得任何一国发动战争,都将面临“失大于得”的归宿,甚至导致自杀性的悲剧后果。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提供了社会发展的新条件,抑制了企图通过战争获利的动机。因此,理性的和平观念已经具有了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

——摘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和平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答题前请先归纳材料的观点并按角度分析原因,只答四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与战争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归纳)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只归纳两点)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有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不同角度评价)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10 .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
B.借此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
C.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
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
2019-04-28更新 | 618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段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