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段祺瑞把持的北洋军阀政府试图借参战之机,整军治武,统一中国……191723日美国在与德国绝交后,向中立国发出通知,希望它们能与美国采取同样步骤。一方面,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奉命怂恿北京政府追随美国行动。他向亲美的黎元洪表示,中国参战后,美国一定设法援助中国。另一方面,亲日派段祺瑞就中国参战问题征询日本人的意见,日本同意中国追随美国的态度。于是北洋军阀政府最后下定了参战决心。

——摘编自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126日,日本提出将澳洲、印度等地列入太平洋战争外围作战和防御范围的设想。取得太平洋战争初期胜利后,日本海军提出将第二期战争放在以进攻澳洲为核心的太平洋攻略方面,而陆军以深陷中国战场、抽调不出足够兵力为由坚决反对进攻澳洲。最终,海军进攻澳洲的计划被否定,陆军西进作战计划被提上日程:西进印度、印度洋,与德国在中东会师,迫使英国屈服,集中力量同美国决战。随着中途岛战役的失败和德意军队在地中海、北非的迅速推进,日本陆海军都决定将作战重点由太平洋转向印度洋。但随后,日本陆军又提出将作战重点放在中国四川。1942年夏秋以后,随着太平洋战争进入战略转折,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德意在北非、地中海作战的失利,使德意不可能进入西亚与日本会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而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不足20%。中国的抗战使日本无力西进,西进战略也就最终化为了泡影。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战与日本西进战略的破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构划“西进战略”的战略条件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西进战略破产的多重因素。
2021-04-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3年威尔逊担任总统以来,他率先承认中华民国。一战爆发后,以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为代表的美国在华侨民竭力与中国亲善,许多美国侨民,包括商人、军官、外交官均给予中国的反日行动极大的支持。1917年,商务印书馆率先编辑出版《美国总统威尔逊参战演说》,在 1918 年美国公共情报委员会派驻中国之前,中国媒体界已经自发地宣传威尔逊的主张了。民国初年,中国知识界和媒体界对民主共和抱有乐观的希望,"美国每届新总统莅位,其仪式之庄严,恒有非世界其他共和国所能及",《东方杂志》就经常刊登有关威尔逊的主张。1919年,克劳领导的东方通讯社正式更名为"中美通讯社",宣传威尔逊总统的战争演说、外交政策,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摘编自马建标《塑造救世主∶"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1918年的“大战”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发生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时代,战争双方以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为目标,因此该“大战”从一开始就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这场战争的发展轨迹却完全超出了战争发动者的预料。大战爆发之初,各国的文官政府考虑的是如何及时应战,以避免削弱自己,坐大对手;军方则仍然设想通过一场拿破仑式的战争或普法战争等方式的战争,即靠一两次大的战役便见分晓。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战争发动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这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它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从而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的动摇与毁坏。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战争发动者预料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战争发动者预料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同学甲: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同学乙: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

材料二   2006年10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192个与会国的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联合国有所作为的时代。我会认真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平、发展和增进人权做最大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谈谈你对潘基文讲话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