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阳城城墙“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采用《周易》中具有吉祥意义的九、六之数;宗庙,社稷分别建在南宫的左右两侧,城内的金市在南宫北面,这与《周礼》“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布局相吻合。洛阳城以南宫正宫门—平城门—城外寰丘为主轴线,“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东汉洛阳礼制建筑中的南郊、五郊中的南郊、明堂、辟雍、太学、灵台等均建在洛阳城南,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祭祀礼制建筑区。

——摘编自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

材料二 罗马城的城墙几乎都不规则,这与罗马“七丘之城”地势不平坦有关。古罗马广场位于罗马城的中心,广场上建有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物。城内许多房屋上都有一处专门用来写商业广告的信息壁。罗马人继承了雅典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喜欢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评论时政。公共浴场对于罗马人来说不仅是洗澡的地方,更是一个发挥着社交中心作用的地方。5世纪初,罗马公共浴场已达856个。大量普通群众以及无产者把许多精力花在洗浴上。罗马人在建筑物的地面、墙壁、拱门、壁龛和天花板上均用绘画、镶嵌和浮雕艺术装饰。罗马各朝皇帝也竞相营建大型建筑,奥古斯都以空前的壮举修建了一大批豪华建筑。

——摘编自周义保等《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城城市特征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东汉洛阳城市规划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罗马城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中西方城市的主要功能。
2 . 人类居住条件及世界各地民居都是一定时代发展的产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材料二   中国传统民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本上均采取以庭院为核心的内向性布局,且虽经几千年沿袭发展,却恒久未变。庭院空间得到如此器重,显然是与中国特有的传统风俗和更深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实质上中国建筑中的传统院落空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思想在中国民居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石开琴《浅析中国古代民居的建筑结构的特点》

材料三   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拱券结构得到推广在古罗马建筑中得到了大力推广,此外,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

──摘编自吉文清《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与艺术成就》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对城市的布局有何规定。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归纳概括古罗马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022-05-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一)
2020·浙江·模拟预测
3 . 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政策折射出古人的天下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皇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在藏汉等各族工人齐心协作下,布达拉宫得以顺利完成。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

——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

材料三: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除具有“中国即世界”的地理特征之外,还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唐代李淳风《乙已占》称:“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纳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孔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1) 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治理边疆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并分析这一风格形成的原因。
(3) 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侧重于疆域空间,试从开疆拓土的角度,分析总结从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巩固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的实践。②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侧重于思想文明,试分析儒家天下观的演变与新见。
2020-09-10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遥信仰建筑空间在城中的选址思想体现出宗法性与合礼性。宗法性与合礼性分别指符合古代宗法礼乐制度和历代封建王朝的“尊礼”造城思想。佛寺和道观在平遥古城的位置分布较为特殊,虽佛教在历史上的发展强于道教,但平遥城自唐宋以来,道教更加昌盛,这便形成了城内“左道右佛”的布局。

——摘自石谦飞等《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的空间文化特征》

材料二   平遥古城的建造和中国多数古城一样,严格按照了礼制规范,凸显以“礼”为本的文化思想,讲求中轴、主次、方正、对称和等级制度的城市形制布局。商业街的布局形式与大多数古城迥然不同,既不是“十”字形,也不是“一”字形,而是“土”字形。这种独特的布局形式取决于古城特殊形制,还由于古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和商品集散需要。

——摘自牛德胜《平遥古城建筑特色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平遥民居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平遥民居具有高超建筑艺术的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平遥古城建筑布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保护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江苏·三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特文明的繁盛程度令世界震惊不已。发达的造船业使得克里特的商站和殖民点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米诺斯人以其强大的海军舰只,建立了爱琴海地区的霸权,对其控制下的地区派遣官吏,征收贡赋,掠夺奴隶。与此同时,克里特还创造了欧洲地区最早的线形文字“A”。

——摘编自李正楠《天灾!天灾!——克里特文明的湮灭》

材料二   是什么毁灭了克里特文明,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有考古学家认为,生活于希腊大陆上的阿卡亚人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大举入侵克里特岛,导致了克里特文明的最终覆亡。部分考古学家根据考古资料推断,公元前1628年,圣托里尼岛突然火山喷发,引起了海啸,巨浪吞噬了克里特岛的一切。

——摘编自唐中华《圣托里尼岛:探寻被埋葬的克里特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克里特文明繁盛的主要表现,指出其文明的实质。
(2)据材料二,归纳学术界对克里特文明终结原因的认识。
2020-04-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学科网2020年3月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摘编自故宫相关文史资料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有:“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三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以美国为例,说明现代民主制度是如何突破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局限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上所做出的共同贡献。
8 . 江西大地上涌现出朱熹、陆九渊、辛弃疾等一批思想家、文学家及建筑世家样式雷家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江西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江西信州鹅湖寺。一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展开了。这场辩论会由当世大儒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科网争执。陆九渊的弟子朱亨道参加了鹅湖之会,据他的记载说:尝从鹅湖之会,谓“朱子欲人先博览而后返之守约,象山欲先发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鹅湖之会将朱陆分歧公开化、系统化、尖锐化。

                                                                         ——据徐兵博《读史要略》等整理

材料二     素有“词中之龙”称誉的南宋词人辛弃疾,与江西大地结缘,曾三任于江西,落职闲居江西二十多年,最后终老于此。政治失意、英雄失路的辛弃疾,将郁结于胸间的豪迈之气,催发出600多首词篇,一半成于江西。如词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追忆金兵紧追祐皇太后至江西,给赣南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血泪历史,表达了词人抗争不已的决心。

——摘自虞文霞、王河《宋代江西文化史》

材料三   江西永修县雷氏家族先后负责设计建造了故宫、颐和园等重要皇家工程,被誉为“样式雷”。他们非常重视子弟即“样子匠”的教育。第二代雷金玉“由国学生考授州同”,第三代雷声徵亦为“国学生”。他们对古典园林建筑有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雷氏除要子弟在样式房当差学习、实践一应差务,还派他们前往木厂实习。雷金玉及儿孙们承办颐和园工程设计与营造,充分利用山水形貌,设计出一系列巧思妙想、浑然天成的景观。故宫养心殿是样式雷世家的另一杰作,其历史价值可归纳为:个人历史价值,在这里皇帝跟普通大众一样只是一个“居客”;专业学科历史价值(建筑学),即反映“学科人”历史信息的重要实例;国家历史价值,即作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场所的养心殿。

                                                       ——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鹅湖之会”中“朱陆”的分歧,概述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用一句话概括辛弃疾在宋代词坛的地位。结合材料二,扼要说明辛弃疾词的特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样子匠”培养中凸显的素养,并简述颐和园“巧思妙想、浑然天成”的体现。②指出养心殿在故宫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史实说明故宫养心殿的“历史价值”。
2020-05-1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5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9 .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无比珍贵的教科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筑A                    建筑B

材料二   建筑A,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9年后大庙封顶,6年之后各项雕刻也告完成。她不仅外观宏伟壮丽,精致华美的雕刻装饰也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山墙上的浮雕,形象地表现了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冬争夺雅典统治权的斗争场景。内殿外墙上用浮雕展现了一年一度雅典公民敬奉雅典娜女神的盛大局面。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三   建筑B,是罗马最完整的一座神庙建筑。由罗马帝国首位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克里巴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它的正殿是圆顶圆形大厅,大厅内没有任何支撑物,显得十分高大空旷。在世界建筑史上,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还是首次出现。

——改编自王瑞珠编著《世界建筑史·古罗马卷》


(1)请写出材料一中建筑A、B的名称。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建筑A、B用途的相似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建筑B的主要风格,并指出其具体表现。
(3)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请以上述两处建筑
对此加以说明。
2019-03-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加试题】清代布达拉宫的历史是一部清代西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达拉宫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这座无与伦比的宫殿被誉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布达拉宫巧妙地利用了红山的地形而平面布局……就地取材料,利用当地的土、石、木等建筑材料,采用西藏传统的碉楼设计。

——摘自噶特才让《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材料二   达赖、班禅等的坐床在布达拉宫内乾隆肖像和“万岁牌位”前举行,是清代皇权通过礼制进入布达拉宫的隐喻。驻藏大臣“叩谒圣容”,对西藏僧俗尊奉皇权起到了宣示作用。

——摘自陈鹏辉《清代布达拉宫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及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熙帝为有效统治蒙藏地区采取的措施?
2018-12-1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