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左传》记载:公元前605年郑国大夫子公参加国君的宴会,正值食用罕见的鼋(大甲鱼,楚人奉献)汤,郑灵公赐大夫食用,独“子公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当年夏天,子公“弑灵公”。在上述事件中(       
A.楚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B.记载者冲破了传统价值观念
C.传统宗法制度失去了功能D.君臣都存在一定的失礼行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楚国都城),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韩国城邑),灭二周,置三川郡。”以下事件与材料所提及地点无关的是
A.“蜀”——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B.“太原”——战国时期已设郡治
C.“三川郡”——修直道通往咸阳D.“荥阳”——所属国首先为秦所灭
2022-05-10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3 . 《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之乱说明了
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
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A.继承先秦时期的天下观B.彰显国家一统的丰功伟绩
C.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D.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
2022-04-27更新 | 1016次组卷 | 18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周礼·大宗伯》中记载朝觐盟会诸侯见天子分为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虽然时间不同,但都是为了国家大政。周朝定期朝觐反映了
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集体商讨国家大事开始出现
C.诸侯朝见有利于周王集权D.西周礼乐制度开始全面形成
6 . 《东原录》记载,宋太祖整修丹凤门,儒臣梁周翰献《丹凤门赋》。帝曰:“人家盖一个门楼,措大(五代时对读书人的蔑称)家又献言语。”即掷于地;《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每次将帅出征,太祖必设宴劳之,初命翰林学士预坐。阁门使(礼仪官)曰:“陛下宴犒将帅,安用此辈?”遂罢之。据此可以推知北宋
A.专制集权制度空前强化B.重文轻武的思想贯穿始终
C.统治策略经历明显转变D.武将的地位逐步得到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植传》记载:植潜心经史,尤精《易象》。累历清要,为给事中(门下省),时称举职。时皇甫傅以宰相判度支,请减内外官俸禄,植封还敕书,极谏而止。这反映出
A.中枢内部的权力制约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三省六部制的不断完善
2022-04-12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秘籍08 政治制度-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古代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学者对此历史概念做了如下解释

丝绸之路: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中国西运的货物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故得名。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亚欧国家和人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材料二   3世纪、中国书籍传到日本。《旧唐书》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锡赉(指钱币)”则“尽市文籍”遣唐使的使命不尽相同,但购书直是其主要任务。随着宋明之际民间贸易往来的增加,大量中文图书输往日本。



唐朝与东亚各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   元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首领施行“参用其土人”的制度,且“世官、世土、世民”。明朝沿袭并大为拓展,《明史·上司传》记载“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明政府制定了授职,承袭、升迁,奖惩等法规,完善朝贡、纳赋之制,颁行征调士兵办法。土司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或农奴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明中期以后,封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明末一些土司纷争仇杀、抗命朝廷,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康熙、雍正两朝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随之展开清查户口,核实赋税等工作。土司势力大大削弱。

——摘编自龚荫编著《中国土司制度简史》


(1)有学者发现,在史料中几乎没有找到遣唐使大量进口丝绸的记录,主张将古代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交通道路另行命名。请你依据材料二为此交通道路拟一个名称。并参照材料一进行解释。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析土司制度的兴衰。
2022-04-09更新 | 48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朝芝罘碑文中记载:皇帝哀众,遂发讨师。……义诛信行……烹灭强暴,振救黔首;琅邪碑文中也有记载:端平法……同父子,圣智仁……上农除末。由此可知
A.秦朝执政严格奉行法家思想B.百姓为秦始皇歌功颂德
C.儒家思想在秦朝有一定影响D.秦朝短命而亡另有其因
2022-01-13更新 | 762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栏所示内容为“四科”,是《汉官仪》中所记载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它反映出
A.汉朝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员
B.儒家观念已经成为察举的标准
C.“四科”便于对官员“明功过”
D.察举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
2022-01-14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