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图是著名的雁塔题名帖的一部分。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雁塔题名”是历代进士及第的代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雁塔题名”者获得了当官的资格B.唐玄奘影响了科举制的发展
C.慈恩寺是政府为科举而兴建的寺院D.科举制最早用考试法选拔官员
2020-01-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A.阻碍了当地社会进步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C.破坏了民族团结D.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这实质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B.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
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D.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2019-12-11更新 | 586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019-10-19更新 | 897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13届黑龙江省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独尊儒术”后的儒被称为“法儒”,宣帝太子即后来的元帝主张专任儒生,汉宣帝作色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礼乐度
C.宗法制度
D.井田制度
6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突出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封邦建国向中央集权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型
7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019-08-27更新 | 1505次组卷 | 10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
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
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
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
2019-08-24更新 | 1241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西周初年多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势力后,分封宋、卫等国。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创新
B.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政治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
2019-07-15更新 | 32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太宗贞观初年,分全国为关中、河南、河东等十道,由中央派出人员,任按察使,分区监察各地违法行为。由职能、行政层级观之,唐代的“道”最接近于
A.秦代的“道”
B.西汉的“州”
C.元代的“行省”
D.明代的“厂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