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据此可知,当时
A.多元一体民族观念已经形成B.政治中心由西向东转移趋势
C.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管理控制D.防范犬戎是周朝的核心任务
2021-05-17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朝及清初,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这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要经通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康熙时,开始出现新的文书——奏折,上奏人撰写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从社会形态演变趋势看,奏折制度的形成
A.标志着君主专制体制达到了最高峰B.提高了宫廷决策效率
C.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走向尽头D.有利于皇帝了解下情
2021-03-28更新 | 250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秦国朝帝国方向的发展(趋势)至少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变得很明显了。”这表明
A.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卓著B.秦帝国历史影响深远
C.君主专制建立有必然性D.秦国统一具有必然性
4 .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四,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2019-10-16更新 | 250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林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2019-07-13更新 | 492次组卷 | 11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

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7 . 钱穆认为古代中国:“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中所指出的古代中国“政制演进”趋势的实质是
A.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B.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与加强
C.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发展主流
D.小农经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8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是如何在中央和地方“设职授官”的,并指出“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并指出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

(4)综合本题提供的信息,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惟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
10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宋代二十四路示意图

图2 元代行省示意图
对比图1、图2,提取元代行政区划变化的两条信息,并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