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的时候,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A.彻底瓦解了三省六部制度
B.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C.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集思广益,有利于科学决策
2021-12-03更新 | 311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西周中后期鲁武公与其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宜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周宣王不听,最终还是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这一做法
A.破坏了西周宗法制度B.表明礼乐制度已濒临崩溃
C.强化了周王专制权力D.导致了贵族统治秩序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记》中记载,“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蕾、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材料反映了( )
A.“国人”有力制约君主权力B.分封制对君主执政行为有影响
C.君主权力受到原始民主制约D.官僚政治下分工合理日趋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元史·地理志一》中记载,“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关于元朝的行政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②在漠北设置岭北行省
③行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腹里”由行省管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1-11-12更新 | 481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记载,商朝出现了我国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组织的邮驿制度,秦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邮驿法——《秦邮律》,唐朝邮驿规模空前、管理严格有序,突出官办性质,元朝将宋朝时创设的急递铺作为办理中央官衙文书传递的常设机构。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邮驿制度的发展
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结果B.受到了孔孟儒学的推动
C.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D.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8 . “齐鲁大地”常常被当作山东的代称,这种称谓源自于
A.大汶口文化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
9 . 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极少以郡命名;反观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所处时期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
A.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B.宗法关系逐渐淡出两汉政治构架
C.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2020-12-23更新 | 477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题
10 .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