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他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禹死后,益让位禹之子启。这说明当时
A.受禅让制的影响B.开始实行察举制
C.禹仍然维护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 《元史》中关于行省制有如下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可知,行省制
A.中央临时派出机构B.握有实权的地方机构
C.权力过大威胁中央D.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增加至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B.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D.改变传统的政治结构
2020-09-27更新 | 217次组卷 | 32卷引用: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2020-05-17更新 | 161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12次组卷 | 216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记载,西汉时,西域诸国“自译长、城长、君、监、更、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果、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汉时期农耕文明进一步扩展B.西汉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C.西汉时期华夏民族开始形成D.西汉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初胡惟庸案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群臣奏胡惟庸等罪,请诛之。于是,赐惟庸、陈宁死。”《明太祖实录》
因汪广洋案株连,“出胡惟庸等并六部官擅自分给,皆处以重罪,翌年处死胡惟庸。《国初事迹》
“御史中丞……亦以惟庸阴事告。帝大怒,乃诛惟庸、宁并及节。《明史》

A.胡惟庸因谋反被明太祖所杀B.胡惟庸被杀的记载不符合史实
C.宰相胡惟庸是被冤枉的D.胡惟庸被明太祖下令处死
9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B.血缘和政权间的结合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历史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昭王“取郢为南郡”……秦庄襄王“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秦统天下的时候,“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争霸战争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B.国家统一成为设置郡县的必备条件
C.秦统一进程与国家体制变革相结合D.秦国的官僚政治已取代了贵族政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