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了科举制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确立
2 .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B.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
C.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D.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3 .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1-10-26更新 | 562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2000多年前,秦朝之所以能够修筑起东西长达6000多千米的长城,其最基本的政治前提是
A.防御匈奴的需要B.小农经济的基础
C.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D.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
5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元朝设置中书省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D.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2021-06-16更新 | 427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人评价:“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下列措施体现宋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的是
①派文官出任知州 ②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③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④实行南、北面官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朝的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场所,其最初"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由此可知,唐朝设置政事堂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维护君主权威
C.削弱丞相职权D.加强中央集权
2021-03-26更新 | 48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D.实行郡国并行制
2021-03-24更新 | 164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唐高宗时期,武后建立了一个由非官员的文人谋士组成的“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制定政策。该机构的设置,实际被架空权力的部门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六部
2021-02-10更新 | 37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材料所涉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