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022-1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
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
2022-11-29更新 | 852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设立三司使一职,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宋朝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     
A.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B.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分化事权皇权得到强化D.导致冗官冗费现象产生
4 .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2022-11-28更新 | 144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     
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B.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
C.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D.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
6 .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士占18%。这说明(     
A.隋唐时期的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时期的科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时期的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2022-11-26更新 | 905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县塔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补练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埋下了动乱隐患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政权更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梁启超说:“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莫如我……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争于学”。梁启超所说的“此法”(     
A.正式形成于隋文帝时期B.唐朝时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C.宋朝时“取士不问家世”D.明清分初考、再考与通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朝“台谏”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其中谏院负责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进行规谏讽喻,约束皇帝,监督宰相,有时还会与宰相联合对抗皇帝。谏院的这些行为客观上(     
A.规范了民主程序B.利于政治的清明
C.完善了权力分配D.避免了权臣乱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022-11-12更新 | 23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