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8 道试题
1 . “汉初诸臣,推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这表明
A.西汉初期大臣全都出身卑微B.西汉政府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C.西汉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D.汉初诸臣多能体谅百姓疾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其次是齐、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楚齐赵三地的农耕经济领先关中B.各地对秦文化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
C.东方六国推行郡县制的时间不一D.秦朝在各地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代青铜礼器的装饰花纹充满了神秘性、幻想性和威慑性;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几何形花纹,追求典雅、朴素的美。这一变化反映出
A.周代青铜制造技艺已开始衰退B.青铜器的功用发生了重大改变
C.观念形态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D.父子相袭的工官制度遭到破坏
2019-12-25更新 | 921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性质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019-12-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参考人员多B.考试规程渐趋严密
C.选拔方式多样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2019-12-22更新 | 290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记述出处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殷周制度论》
A.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B.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C.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D.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8 . 钱穆先生说,“始皇既卒.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
A.用人不当,政治腐败B.统治残虐,民心思变
C.强推郡县,地方离心D.刑法严苛,文化专制
9 .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D.防止诸侯割据
2019-12-18更新 | 509次组卷 | 5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材料一中提到的商周和春秋在任用地方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各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初在地方行政设置上推行了何种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制度有何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