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下表为唐、宋、明、清四朝皇帝与大臣关系变化情况简表。它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C.宰相、大臣逐渐私窃皇权D.政治决策的方式渐趋僵化
2021-06-21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反映了各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15%4%17.2%24.5%46.1%
A.社会主流思想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与创新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北宋前期人口数量与官员数量增加情况表。导致这一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年号公元人口总数官员数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1628025410000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2229286120000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2496930034000

A.行政管理事务增加B.行政效率低下
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社会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科举报考者既有中央及地方官学中的在读生,也有从私学直接向州县官府报考的寒素子弟,"由官学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下表为唐代进士及第者中的生徒与乡贡的变化数据。它反映了唐代
A.中央教育权力逐渐下移B.州县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
A.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B.彻底消除了贵族特权
C.是自上而下的选拔制度D.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平
2020-11-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漳平”六县(市区)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不同时期有关郡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记述

赵襄子二十三年(前453年)“魏有西河、上郡,以为戎界边”
赵武灵王时(前325—前299
年)
“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而置云中、
雁门、代郡”

燕昭王时(前311—前279年)
燕将秦开驱逐东胡。燕“置上谷、渔阳、
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
秦遣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设置
黔中郡
A.郡的设置是为巩固国防需要B.楚是设置郡最晚的诸侯国
C.秦国助赵国与燕国设置郡D.各诸侯普遍推行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这反映两宋时期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科举制度逐步完善D.宰相权力日益削弱
2020-11-1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训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学者对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君主权威得到加强D.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9 . 新华网《从“市管县"到“省管县”地方政府改革展现新图景》一文指出:我国宪法确定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省县乡三级体制,而目前实行的却是四级体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在浙江开始试点,迄今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顺历史。阅读下表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实行都县两级制
两汉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下有县邑等;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废除州制,恢复推行都县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唐末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这反映两宋时期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宰相人数
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科举制度逐步完善D.宰相权力日益削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