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其中北宋寒门子弟比例大幅上升的原因是
A.活字印刷的广泛应用B.选官制度的不断完善
C.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D.程朱理学的地位变化
2 . 下表为西汉大司马统领的中朝演进概况。它反映了西汉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中朝官员主要职责是皇帝的应对顾问
汉昭帝时期大司马作为中朝领袖,领衔中朝官员预闻政事,参议决策,是地位最高的辅政大臣
成帝、哀帝时期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位在外朝上

A.中朝逐渐控制决策B.藩镇割据初现端倪
C.宰相制度渐趋成熟D.朝廷权力再次分配
3 . 下表为唐朝前期设置的巡察地方的官职。表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A.中央政策缺乏延续性B.地方行政体系日趋完备
C.地方政府权力逐渐削弱D.中央注重多渠道控制地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从唐高祖到唐代宗时期每朝进士及第的平均数量情况。据此可推知
帝系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
年均及第人数3913.721.8262826.722.524.5

A.唐代科举取士人数逐年上升B.国家政局变动影响科举录取
C.及第人数占据官僚队伍主导D.统治者的重文政策得到拥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统计的唐代大士族子孙中拜相人数比例的数据。据此可知,唐代
时间门荫出身所占比例进士出身所占比例
唐朝前期77.6%12.1%
唐朝中期46.0%34.0%
唐朝后期16.5%82.6%
A.科举选官成为主流B.门荫出身升迁渐难
C.世家大族走向没落D.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6 . 下表为唐朝前期设置的巡察地方的官职。表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贞观八年(634)十六道黜陟大使(只派出十三人)
武后天授二年(691)十道存抚使
中宗神龙二年(706)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
景龙三年(709)十道按察使(置废频繁)
开元二十一年(738)七五道采访使
A.中央政策缺乏延续性B.地方行政体系日趋完备
C.地方政府权力逐渐削弱D.中央注重多渠道控制地方
2021-01-01更新 | 31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反映了各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15%4%17.2%24.5%46.1%
A.社会主流思想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与创新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北宋前期人口数量与官员数量增加情况表。导致这一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年号公元人口总数官员数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1628025410000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2229286120000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2496930034000

A.行政管理事务增加B.行政效率低下
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社会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科举报考者既有中央及地方官学中的在读生,也有从私学直接向州县官府报考的寒素子弟,"由官学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下表为唐代进士及第者中的生徒与乡贡的变化数据。它反映了唐代
A.中央教育权力逐渐下移B.州县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10 . 下表为中国古代人均寿命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图。由此推知
A.古代中国农业提升空间有限B.人均占有粮食在发展中提升
C.人均粮食与人均寿命成正比D.人均寿命与政局变化成反比
2020-11-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