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孟姜女哭长城在很多文学、戏曲作品中都有描绘,下表是孟姜女传说的由来和演变,对表格反映的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春秋杞梁是杞国战将,后来在与莒国作战时阵亡,国君准备在野外向杞梁妻表示哀悼,杞梁妻拒绝了。因为按照礼仪,不应该在野外悼念。杞梁妻是“孟姜女”的原型。
战国齐国是一个鱼盐之地,商业比较发达,休闲文化发达。杞梁妻的故事开始进入歌谣和音乐,由于要传唱,就变成了杞梁妻会唱歌,哭腔都有韵律。
两汉“天人感应”学说盛行,故事发展成为杞梁妻能哭,并感动了天地,连城垣都能够因之而崩塌。
南北朝北齐大兴土木修长城,人们就把杞梁妻哭倒的城说成了长城。
唐朝因为对外扩张、滥用民力,老百姓不堪其苦,就把修长城的故事与秦始皇挂上钩,杞梁妻的名字也被正式命名为孟姜女。

A.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B.统治者的意志决定文学艺术的走向
C.孟姜女哭长城其实和秦始皇没有关系D.民间传说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0-11-20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治与行政权力趋向集中有三条清晰的轨迹与特征(见下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A.呈现出君主专制强化与弱化相交织的趋向
B.凸显中央机构行政权大小不以君权强弱为转移
C.体现出古代国家本质特征与基本政治取向
D.全面体现统治集团群体共治的合理性
3 .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A.地方行政机构发生变化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4 .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推崇薄葬
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完善
2020-09-09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9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不同时期治国思想的史料,根据这些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伦理纲常为立法的基本原则B.统治者特别重视教化的作用
C.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D.统治者遵循法律至上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2% .5%46.1%
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B.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
2020-11-19更新 | 30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言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我国郡县制确立的过程。据此可知,郡县制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B.是君主集权下大一统的产物
C.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D.体现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020-10-2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10月质量巩固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
汉武帝时“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昭帝、宣帝时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时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地方行政机构发生变化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9 . 下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的言论。根据这些言论,可确定的结论是
A.伦理治国导致中国的落后B.中国具有伦理治国的特征
C.法治取代伦理是历史进步D.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
2020-10-15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文人治国风骨不断凸显
C.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D.集权制度建设探索前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