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对清朝前期仓储建设成果的整理。

类型概况
京仓通州仓主要储藏漕粮(清中央向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八省征收漕粮)。漕
粮是宫廷及王公贵族,文武百官.京师八旗兵丁的主要粮源
水次仓设在运河沿岸,负责漕运所需的粮食储备
旗仓主要保证驻扎东北的旗人及驻军的粮食需求
营仓主要解决士兵粮食问题,建于军营
常平仓春夏出粜,秋冬余还,平价生息,凶岁则按数给散贫户”,设于各直省府、厅、州、县
义仓作为民仓,设于市镇
社仓同属民办,设在乡村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则历史现象,对其展开历史解释并得出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8-10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公元196-289年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情况。表中曹魏时期寒素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期别朝代公元士族小姓寒素合计
No.%No.%No.%
1196~21938291914.57456.5131
2曹魏220~2396038.73824.55736.8155
3曹魏240~2647447.15937.62415.3157
4西晋265~2898446.26736.83117182
A.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B.社会动乱导致人口锐减
C.九品中正制弊端的显现D.地方操控了人才的选拔
2022-06-07更新 | 1038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届高三5月监测(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东巡,每次都立碑刻石,下表为部分碑文节选。
秦灭六国原因《之罘刻石》: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熊,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秦王朝的统治《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秦始皇的形象《东观刻石》∶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
A.论证秦朝统治的合法性B.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
C.强调秦灭六国的正义性D.塑造和强化政治认同
2022-03-13更新 | 9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秦汉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文献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A.秦汉时期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B.秦汉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管理
C.秦朝时开创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D.秦汉时期地方的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2022-03-11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5 . 据下表所列评论, 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柳宗元“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张居正“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
梁启超.“其(秦始皇)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
A.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B.时代变迁决定评价差异
C.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D.立场不同导致褒贬不一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葛剑雄著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目录节选。从中任选两个章节的主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两个时期中国疆域的发展。

目录
二走向统一的漫长的历程: 先秦时期
三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大和稳定: 秦汉时期
四长期的分 裂和短期的统- - 三国至南北朝
五从大统一到大分裂: 隋、唐、五代时期
六分裂的延续和结束: 宋、辽、金、元时期
七退缩中的中原王朝:明朝时期
八统一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 清朝时期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历朝地方政府层级体制情况统计



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政府层级体制变化的演变规律,选取其中一个特点,加以分析说明。
2022-01-01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8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宋代实行的地方官员回避制度。这些规定
制度名称内容
亲族回避制度本族组麻以上亲,及有服外亲、无服外亲,并令回避,其余勿拘。
职务回避制度所注拟外官,其五服之内于法许相容隐者,皆不得相为代,有敢妄冒居之者,以私罪论。
籍贯回避制度诸注官不注寄居及本贯州;不系寄居及本贯州,而有田产物力处,亦不注。即本贯开封府者,唯不注本县。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增强了官员的责任心D.弱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2022-03-15更新 | 63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反映了唐朝玄宗至宪宗时期中央、地方官员数量的变化。据表可知,该时期
官员类别
历史时期
中央官员地方官员
唐玄宗时期2620人16185人
唐宪宗时期5718人260023人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政府吏治逐渐腐败
2022-06-04更新 | 908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是根据《春秋经传》所整理的世族延续的分类情况(单位:家)。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宗法观念濒临崩溃B.政权更迭较为频繁
C.世家贵族渐趋衰落D.官僚政治逐渐确立
2022-05-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