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里耶秦简

2002年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合计出土38000余枚秦简,通称为“里耶秦简”。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三十三年”“为桂林、象郡、南海”。里耶秦简的主要内容是秦时洞庭郡迁陵县衙署公文档案,书写年代为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

里耶秦简出现的洞庭郡、苍梧郡在《史记》中没有记载。根据里耶秦简记载,洞庭郡辖迁陵、酉阳、沅陵等县,其中迁陵县下辖贰春乡、启陵乡、都乡等。

里耶秦简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如公文收发:“迁陵以邮利足行洞庭,急。”甚至记录了传递期间每一站的交接时刻:“书一封……廿八年二月癸酉水十一刻刻下五,起酉阳。二月丙子水下九刻,过启陵乡。”如迁陵县吏员数量:史员百三人,令史廿八人……官啬夫十人……官佐五十三人。如户赋:“卅四年,启陵乡见户当出户赋者志:见户廿八户,当出茧十斤八两。”如“户版”:南阳户人荆不更黄得。妻曰嗛。如“垦田”:“迁陵卅五年垦田舆五十二顷九十五亩、税田□顷□□”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是否设置了洞庭郡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记》和里耶秦简对研究秦历史的史料价值。
2 .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汉代“扬州刺史”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A.选官制度B.监察制度C.赋税制度D.军事制度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虽然所有由大臣制订的法规必须经皇帝在呈交给他的奏折上加以书面批准,但是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这六个部管理着整个帝国的生活。……中央各部都由一位被称为尚书的主管官来主持,他有两位副职,头衔是侍郎——即左右助手。在京城和全国,这三位都列身于职位最高的贵人之中。他们负责组织和监督所有的下级部门,每个下级部门都有其副主管官、书记、秘书、助理、管事人和很多别的助手。

除这几个正规部门外,还有另一种参议机构,由三四个成员组成,有时六人。他们叫作阁老,他们的具体职责是负责国家的普遍安全,这是皇上的秘密机构。现在皇上不像以前的习惯那样,公开和阁老一起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了,所以阁老们整天待在宫里,批复呈给皇帝的无数奏折。他们所作批复要呈给皇上本人,由皇帝按自己的看法加以批准或驳回或修改,他的最后决定写成书面文件,作为他的直接命令付诸实施。

——摘编自[意]利玛窦、[比]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明朝的政治体制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4-06更新 | 35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核心猜题卷历史试题(新高考)
4 . “中国”与“中国人民”

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何尊有铭文122字,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其中有“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句,意思是“以此地(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


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尚书》在《梓材》篇中也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文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句,意思是“上天既已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都付给先王”。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

材料二   就我所知,“中国人民”这一名称的提出,首先见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货殖列传》。《史记》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就是说“中国人民”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了。《货殖列传》所说的中国人民,实际上包含汉朝所设郡县内的各个民族。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指出材料一所引两则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含义。由此,你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反映了商王占卜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甲骨文
类别内容举例
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武丁之时
命辞记录所占卜的具体事情某次征战
占辞记录兆文显示的占卜结果显示大吉
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得到应验得到应验

A.为司马迁研究商史提供依据B.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
C.为占卜文字,史料价值较低D.有利于推动文化普及
6 . 古代中央政府派三省官员出使地方称行省。《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记载:“(金)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陆游在《纵笔》一诗中也写道:“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人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由此可知
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行省制度确立在宋代
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治理与统治的经验
2019-12-07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优辅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秦朝的大一统

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嵌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文字:“迁陵洞庭郡”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A.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C.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2019-01-11更新 | 216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仙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有吹捧蒋介石之嫌疑,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以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10 . “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出自西周青铜器,但直到清朝灭亡,历朝都没有将“中国”作为国名。在清代官修史料汇编《清实录》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615次,其中将清朝明确表述为“中国”的占比达90%。这表明清朝(       
A.多民族中国观的意识加强B.民族间交流交融日益频繁
C.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D.以法律方式推行民族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