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据文献记载:汉初,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这表明汉初(     
A.已埋下王国叛乱的隐患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完全继承秦朝政治制度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2023-11-11更新 | 90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中学校高三第三次自测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2023-10-11更新 | 22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景胜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
2022-06-09更新 | 15378次组卷 | 10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4 . 清王朝抽去“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的正统论。这一举措旨在
A.重构天下秩序B.分化地方的权力C.促进民族交融D.构建统治合法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按照交通路线为主划分。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A.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2021-11-21更新 | 3241次组卷 | 5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景胜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
2021-08-21更新 | 33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届山西运城市高三4月调研测试(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
A.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B.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C.市民阶层的世俗化文化倾向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2021-05-17更新 | 864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曹翰知颍州,“部内不治”。其下属汝阴县令孙崇望告发曹翰"盗用官钱,擅筑烽台,私蓄兵器,擅补牙官,取官租羡利钱五百万,绢百匹”等,太宗因而削夺曹翰官爵。据此可知,北宋前期
A.地方行政制度混乱B.州县官员权势过重
C.中央集权得以强化D.君主专制制度完善
2020-07-03更新 | 11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届高三模拟测试(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家臣”是指贵族家族里家主(包括宗主和宗妇)以外的所有人员。西周时期,家臣有机会在贵族家族内部得到升迁,也有机会流动到更大的贵族家族任家臣,甚至进入诸侯国或周王室任职。据此可知
A.家臣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来源B.西周贵族政治具有多样化特点
C.西周传统的世官制遭受挑战D.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势力膨胀
2020-07-03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届高三模拟测试(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至元16年(公元1279年),元朝宣布在原南宋境内行“钞法”,也就是用元朝纸币“中统钞”收兑南宋纸币“会子”,当时规定的汇率是1贯中统钞兑换50贯宋会子,为了加大汇兑力度,还特意在汇兑地区设立“平准库”,贮存金银丝帛,作为兑换的保证金。元朝的“钞法”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导致了货币滥发膨胀
C.安抚了南方民众人心D.有利于南北民族交融
2020-06-09更新 | 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