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据元朝《元统元年进士录》记载,当年成为进士的举子中,其母及妻为汉族的非汉族儒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研究的19位蒙古族进士中,母为汉人的占66.76%,妻为汉人的占72.73%。这说明元代科举
A.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B.提高了汉族妇女的地位
C.营造了学习汉文化的高潮D.规模和影响力超越前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关于汉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史料记载。下列对如表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时间概况
西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举贤良能直言极谏,时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25-57年)时选拔与提拔的对象,统行“授试以职”,内容有策、经、笺奏等

A.汉武帝严格控制参加考试人数B.董仲舒推动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察举制通过考试严格选拔官员D.统治者注重保证察举的“质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
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C.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D.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
2019·河南新乡·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刺史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代刺史
记载出处
“诏书旧典:刺史班宣,周行列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书》
“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汉旧仪》
“孝武之末始置刺史,监纠非法,不过六条,传车周流,匪有定镇”《后汉书》
A.位卑权重
B.权限不断扩大
C.居无常所
D.行使监察职责
2019-06-05更新 | 369次组卷 | 16卷引用:【校级联考】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4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自明成祖后,皇子被封为藩王后必须离开京城,“不临民,不治事”,非奉诏不得进京;清代诸皇子则酌封亲王,可留驻京师,“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形成皇帝在宗室亲王直接簇拥下共同运作官僚体系管理国家的局面。明清这两种分封
A.背景相同
B.对象不同
C.目的相同
D.内容相同
2018-05-02更新 | 15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明史纪事本末》卷14记载:“(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这说明
①明初仍曾存在过宰相制度        ②朱元璋设科举的目的是实心求贤
③当时的科举以“文词”取士   ④明初曾废除过科举制度
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