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1-04-22更新 | 479次组卷 | 46卷引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海南白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加强皇权D.削弱王国势力
2020-11-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3 . 《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加强封建君权B.便于传达中央指令C.监视官民D.控制地方权限
2020-02-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严格的等级制度B.天子生活的奢侈
C.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0-01-17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2019-10-25更新 | 793次组卷 | 3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第四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19-09-29更新 | 487次组卷 | 40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7 . 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含义是
A.分封诸侯国B.封建生产关系产生C.王位世袭制D.封建社会经济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书》中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举措是
A.营建北京并迁都于此B.废丞相权力分于六部
C.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D.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
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B.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D.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建立保密制度
B.震慑谋反之徒
C.维护皇帝权威
D.削弱丞相权力
2017-11-17更新 | 448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第四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