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B.门阀与皇权共治
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
D.初创大一统帝国
2 . 如图所示是研究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重要资料。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秦王朝开创了郡县制B.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C.元代推行三省六部制D.三图均加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B.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2019-05-14更新 | 459次组卷 | 36卷引用:【校级联考】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一般包括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在实际运行中,内阁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对明代政治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大或小,或强或弱。这主要是由于
A.内阁是传统相权的翻版B.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
C.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D.皇帝信任并尊崇阁臣
6 . (宋)诸府置知府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职掌两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这表明宋代
A.通判监督知府以加强专制B.扩大通判权力以制约知府
C.分化事权以加强中央集权D.知府与通判都无独立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A.“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2019-04-23更新 | 404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3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其本身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2019-06-24更新 | 398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17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2017-11-16更新 | 638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政治怀柔与军事斗争相结合的基础上,清政府在新疆实行军府制,即设立军事长官,统管地方的军事和行政。面对分裂势力,乾隆进行坚决斗争,最终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使新疆局势逐渐稳定下来。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设置伊犁将军,作为统治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统辖巴尔喀什湖东、南部和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此外,在哈密、吐鲁番继续保留扎萨克制,在南疆实行伯克制,在汉、回聚居的东部地区实行州县制。从而巩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统治。

——摘编自刘先照、周朱刘《试论清王朝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治理新疆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治理新疆的意义。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